破窗效应理论


破窗效应理论

效应理论,根据百度百科:效应,或效果,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效应一词使用的泛围较广,并不一定指严格的科学定理、定律中的因果关系。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之一破窗理论,这是来自犯罪学的一种著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假如在集体环境中,某处不良现象一直存在的话,可能会让更多人开始效仿最终变本加厉,让整体情况更加糟糕。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假如玻璃已经破了,这个时候也不要过于恼火,应该将时间放在修补玻璃上面。及时进行修补,时刻保持着整体的完整度,避免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其次事情的恶化还离不开后面那一双推波助澜的手,最后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传递着一种信息,且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似偶然的过错。起先原本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不及时修正,问题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继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之所以说这个理论和自律、成长有莫大的联系,原因就在此。

它的主要含义就是在环境中假如有一些不良现象存在的话,不及时进行改正最终会诱导更多的人开始效仿,甚至于破坏更多的东西,我们要想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就不要做“破窗”的第一人。“破窗”第一人者,打破有序,制造无序之人也,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程序办事,不做违反程序的事。因为工作程序一般都是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违反程序,其结果往往是造成无序,破坏约束机制,增加成本,不仅对企业有害,而且也会损害个人的利益,养成遵守工作程序的习惯,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不以“别人不按程序,我为什么要遵守”为理由放纵自己,而是坚定立场,反对违反企业规定、浪费企业资源、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效应   理论   破坏者   变本加厉   美文   不良   事情   现象   玻璃   东西   环境   程序   建筑   社会   更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