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我的花样生活#

朋友的困扰也让我像是有了心事,打个电话过去安慰,朋友说了很多。大体是我们小的时候,怎么敢对父母这样。我们的孩子受到了最好的教育,那些道理也我们一遍一遍的告诉他,为什么他就听不懂?


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下班的时候,初秋的斜阳给傍晚涂上一种静逸和温馨,连马路上的汽车都显得没有了喧闹的气息。一个人沿着山体公园的小路走回家。路上忽然想起这样一句话:一无所有,一无所知。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凭着经验做事情,凭着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经验中孩子的模样,或许朋友就不会这样伤心。如果我们不是知道了太多关于母慈子孝之类的传统思想,或许我们还能找到办法和孩子做朋友。

进而我又想到了很多别的东西。人常说精进,要不断进取,要不断丰富,但这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要不断的忘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忘记自己所学得知识,回归到一种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状态,保持着对万事万物的兴趣和新鲜感,学起东西来才不会累,才容易学只是的真谛。

这不仅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学习,就知道疯玩。常常在课堂上打开课本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也正是因为这种空白感,让我对老师的讲课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后来我这个班里排名10名以外的迷迷糊糊从来不引人注意的小女子,能考上大学的原因。我也不知道我的这段经理,还能不能给现在的教育做参考。

人要与时俱进。要时刻保持一种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状态,不仅是活得不累的法宝,更是一种处事哲学。比如我若念念执着于我上学的状态来教育我儿子,估计非把他害苦了不行。

可是我们的记忆总是这样顽皮,该记的记不住,该忘的忘不掉。我劝朋友忘掉一些人生经验,比如在我们的思维里和父母顶嘴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忘掉这一点,大家都是人,人人平等,自己的孩子不是更有发言权。至于态度是不是激烈,口气是不是生硬,也忘记了吧,毕竟人都是有情绪的,朋友的态度未必就好。

我就像给小孩拉架一样苦口婆心的劝了一路。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是做父母,如果仅凭经验去做,恐怕并不能胜任这个位置。

如果忘掉我们的人生经验,忘记我们对于父母子女固有的认知,那么会剩下什么呢?书上说会剩下我们小时候受的伤害,以及我们怎样把这种伤害潜移默化的灌输到了与孩子的相处当中,所以会有和孩子相处的种种不和谐。

那么我们怎么样可以来治愈自己的?书上说因为一无所知、一无所有,所以一无所求、一无所惧,反而会一往无前。说白了放下架子,放下面子,拿出真心,拿出真诚,孩子怎能不理解呢?个人见解,未必全面。只为抛砖引玉,大家能畅所欲言。我现在很需要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所知   状态   人生   求知欲   这一点   美文   书上   空白   小时候   道理   态度   父母   东西   经验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