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句气话,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麦琪(此人物为虚构的),今年30岁了,是个公司白领,工作上面临压力或挑战时,总是感觉很无力,她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的一句气话,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在一次放松的聊天时,她说道:小时候只要惹我妈不高兴了,她就臭着一张脸不理我,我呜呜哭,哭的再大声,她也不理我,自顾自做她自己的事情。

我记得在幼儿园时,我就坐在家门口哭,这样对门的老奶奶就会来找我把我叫过去给我好吃的。后来她搬家了我就自己在房间哭,哭累了,我觉得待会儿要影响吃饭了,就在脑子里想个认错的理由过去找妈妈认错,这样待会儿就能吃饭了;有一次我很气很委屈,决定离家出走,冲出门去了,结果我妈也没来找我…我就自己在外面溜达一圈,最终还是乖乖回家认错了……

麦琪说:“我现在完全不记得小时候干了啥错事,总觉得大部分事情自己也没错,就是我妈不讲道理,非要我按照她的要求来做,我跟我妈基本没有情感交流,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初中的时候我跟我妈闹别扭,躲进房间里哭,躲在房间的窗帘后面哭,躲在房间的衣柜里面哭,越藏越隐蔽,但其实我没关房门,我内心深处希望我妈能找到我的,只要她来找我,我就会原谅她,但是她从来不找我,就会一边做家务一边碎碎念: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你出生的时候就该把你掐死。从小你就不省心,折腾死人。”

微信公众号
德瑞姆心理(ID:deruimuxl)

· 02 ·

你的一句气话,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客体关系学派费尔贝恩Fairbairn (1899-1964) 说,儿童对早期照料者及其互动模式产生强烈依恋,并以此互动模式建立其以后的情绪/情感生活模式。

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如果孩子有一个习惯于否定或者挫败TA的妈妈(或者爸爸,代指主要养育者,下同),孩子在这个困难的环境中仅仅有力量改变TA自己(拿妈妈没有办法),孩子就会在心里把否定TA的妈妈或者爸爸内化成为自己的内部客体,一个坏客体。

麦琪小时候在遇到困难时会感觉到无助,她会哭,她的妈妈“不理她,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的行为,被麦琪内化成为了自己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坏客体)。这坏客体让麦琪产生不了安全感,不会在她痛苦难过的时候给予支持鼓励,也不会与麦琪有任何的情感互动。

这是幼小的麦琪不知道如何面对的困境,这是她在心理层面没有办法去依靠去期待的一个麻木、冰凉的客体。那个坏客体伴随着类似“你不听话不懂事应该被掐死”的话语,都被麦琪内摄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成为了她认识自己和应对这个世界的底色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
德瑞姆心理(ID:deruimuxl)

· 03 ·

麦琪的童年经历,以她无法觉察的方式影响着成年了的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

费尔贝恩认为,人是通过心理层面的自我寻找和外界的真实的人的关系。在与他人的冲突中,童年形成的心理结构的作用就会显示出来。

当成年的麦琪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时,如果这些情景和童年的情绪感受模式类似,童年的无力感(妈妈在情感上和孩子没有互动,没有给到孩子所需要的情感理解和支持)就可能被激活并且调动起来,麦琪可能再次处于小时候的情绪状态。

当被这种状态笼罩的时候,对麦琪来说,似乎重现了童年的情绪状态,感到环境里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办法期待的,无论自己如何挣扎都不会有人在意,一切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决。可是一个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成年人,是不太可能仅仅依靠自己就完成所有任务的,当困境出现而麦琪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时候,她很可能意识不到、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向外界发出信号,找到能够帮助自己的资源,进而改善自己的处境。

你的一句气话,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因为她能够看到/遇见的都是“坏客体”(是在她的心理层面),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望,让人筋疲力尽,当工作的压力来袭的时候,麦琪能够体会到的只有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无论花费多少力气都没有办法改善,那么会做出的反应很有可能就是放弃无谓的反抗,什么事情都不做当然不会让压力消除,冲突依然存在,这进而加深了“一切都是无用功,都是糟糕的坏客体”的心理状态。

我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些情绪感受是在麦琪的心理层面,也就是在她的潜意识里,很难被她的意识觉察到,当然就更难做什么改变了!

微信公众号
德瑞姆心理(ID:deruimuxl)

成年的麦琪在麻烦的工作环境中,可能会把内化的坏客体外化到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中。比如,在情绪层面,麦琪的领导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像“不讲道理的妈妈”的坏客体,而麦琪自己也变成了那个“处于无力感状态的小女孩”。妈妈的话——“就该把你掐死。从小你就不省心,折腾死人”——以麦琪意识无法察觉的方式在其情绪层面发挥着影响作用!

成年的麦琪,可以通过觉察情绪上承受的被内化的坏客体,释放这些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坏客体。

用比喻的话说,麦琪需要有个人(一个新的好客体),这个人可以是她自己,也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着她一起去理解那个被困在潜意识里的那个无力的孩子,帮助她用成年人的心智去安抚她的恐惧感,无助感,让她发展出和人沟通和互动的能力,以一个成年人的成熟心理状态敢于去相信和依赖同事,寻求完成工作所需的合作和支持,从而获得应对工作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这就是费尔贝恩说的,人的发育是从对于母亲的依赖与融合的内部依赖状态开始的,到一种对于各种客体的成熟的依赖而结束。

微信公众号
德瑞姆心理(ID:deruimux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费尔   孩子   内化   客体   气话   美文   层面   公众   童年   小时候   无力   情绪   状态   压力   妈妈   心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