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中生必看:“物化生”和“物化地”选科在学习上有哪些不同?

新高考改革中,同学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科和理科的学科组合了,在选择学科的组合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同学们根据对于每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喜爱程度,做出自己喜欢的学科组合模式。

根据调查“物化生”专业覆盖率:96.22%,“物化地”专业覆盖率:95.84%。

因此,在选科上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物化生”和“物化地”,两者及其他偏理选科的考生在学习上、及在未来规划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

准高中生必看:“物化生”和“物化地”选科在学习上有哪些不同?

“物化生”纯理科组合的优势

“物化生”这种纯理科的选择组合在同学们中间覆盖率之高,是因为同学们在以后的专业选择中选择范围更多更加的广泛,再加上化学生物物理等三个理科学科之间的关系关联密切,都是需要一样的理科思维,和计算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帮助。

纯理科的学科组合比文科的组合要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记忆力的考验,同学们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少,反而是对于理科解题思维的一种理解,在复习中可以起到互相帮衬的作用,降低了纯理科同学们的偏科问题。

“物化生”纯理科组合的弊端

选择纯理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尤其在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时候,相对的都有一些薄弱,对于一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选择纯理科的组合很难发挥出来自己的真实实力。

还有一些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如果都选择纯理科的科目,没有优势可言,提升学科的学习成绩就会很难。但是对于一些学霸来说,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纯理科的学科组合。

“物化生”与“物化地”优劣对比

“物化生”和“物化地”这两个学科组合的学习难度都是相对比较大的,选科的时候很多的学生都是学霸级别的存在,对于同学们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还会是很多学霸的首选学科。

“物化生”的纯理科学科组合还是更适合一些理科逻辑思维较强,有一定应变能力的同学选择,或者是一些将自己的理想大学选择在985、211等理工类高校的同学们之间,如果在自己的专业报考院校之中,不考虑历史等文科专业的同学们,选择“物化生”的学科组合会适合自己一些。

对于“物化地”这种的理科加文科的学科组合的同学们,他们也可以选择物化生的纯理科学科组合,只不过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一般,不算上拔尖,这些同学们可以通过选择物化地的组合来弥补自己在其他学科的不足。

但是从同学们选择这两个学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来看,他们的专业覆盖率在一些省市还是居高不低的,其中物化生这种纯理科的学科组合选择可选择的专业覆盖率在94%左右,同学们可以报考的专业范围是很大的。

选择物化地这种学科组合的同学们,他们在专业报考的选择上和选择物化生学科组合的同学们很接近,一些专业的可选择范围还是很大的,例如医学相关专业,理科类专业和地理相关的专业都可以选择报考,理科和文科的专业综合了一些。

“物化生”和“物化地”的学科选择组合方式各有优势,要根据同学们的自身学习能力和文理科学习思维来做决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利弊,然后慎重做出自己的选择。

“物化生”与“物化地”如何取舍

1.根据科目难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学生选择物化生,可以说是纯理科的选科,在学习的难度上会比较大,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在学习上要是学不明白很难在高考中考出高分。

相比于“物化生”,“物地生”的学习要简单许多。因为学习地理不需要大量的计算,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比化学的学习要简单很多。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物地生”还是很值得学生选择。

2.专业导向科目,现在的专业和学生的选修科目是挂钩的。其实学生最好的选择办法就是选择好自己的专业,最好明确到某个学校的专业。如果学生想要报考旅游管理类,没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是万万不可的。

有的专业要求有化学知识,有的专业要求有地理知识。因此在科目的选择上,学生的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一些,考虑未来专业的选择。多方面考虑,做出选择。

新高考选科必须考量四大因素

一、学科基础

学生和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自己学科基础的强弱。

1.分数

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

2.排名

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

高一、高二的排名参考班级或学校排名,高三模拟考试后,参考全市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其参考价值越大。

3.知识掌握程度

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或试卷分析,从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或正确率来看,知识掌握得越全面,学科基础越牢固。

二、提升空间

提升空间是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

判断学科的提升空间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潜力

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对错题题型的统计,进行模糊判断,比如错题集中在选择题还是大题。

2.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即学科核心素养怎么判断?只能从平时练习和试卷中判断。错题主要因为基础知识点含糊,还是这道题的思考逻辑想不出来、想不明白。补基础易,补思维难。

3.学习习惯

不同的学习习惯应对不同学科,其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日常学习,你是喜欢读和背,还是算和练?

三、兴趣倾向

有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未必表示你能考出高分。根据对老师的喜好选科,高考很可能会吃亏。

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有时候,自己学得好的优势学科,未必是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科目。

建议可以借助霍兰德职业测试,帮助自己更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兴趣倾向。网上搜一下,就可以找到最基础的职业测试。

四、大学要求

对于新高考改革实施地区,各大学会发布各专业关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选择了必选科目,高考时才能填报该专业。

有的专业不限选考科目,有的专业要求必须选考某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两门科目中任选一门,还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两门科目均须选考。

目标985高校强基计划的学霸同学在此特别注意:

2021年共有36所名校参与强基计划招生,学霸最好提前了解强基目标校的考试科目,尽量让选科与强基考试科目保持一致。

举例来说,如果想报清华强基,理科类专业测试:数学+物化综合;文科类专业测试:数学+文史综合。也就是说,选了物理的学生,如果没选化学,则注定与清华强基无缘。

而如果想报北大强基,笔试科目则不分文理,考试科目一律为:语文+数学。

看完记得点赞、关注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组合   覆盖率   理科   美文   科目   学科   物理   优势   同学   能力   老师   化学   基础   喜欢   学生   专业   高中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