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问:“爸爸,你们将来会把房子给我吗?”爸爸的回答让人深思

儿子,上周五放学,我去学校接你放学。


在路口等红灯时,你问了我一个问题:“爸,你将来会把房子给我吗?”


我当时很惊讶,才十几岁的你怎么会想这事:“怎么突然问这个?”


你认真地说:“我同桌说他们家有六栋楼的房子,他爸说以后都归他,每天不用上班也有钱拿!爸,你们以后也会把房子给我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房子是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你将来要住自己的房子,也得自己赚钱买,不然我们去哪里住。”


你当时听了后,脸上明显有了小情绪,一整晚都不太愿意说话。为此,我写了这封信,告诉你为什么我不会把房子给你。


图片



你同桌说得没错,上次家长会我和他爸爸交流过,他家有好几栋楼,靠收来的租金一家子都能生活得很不错。看来他爸爸已经帮他把未来的人生全都安排好了。


很多父母喜欢帮孩子规划人生,子承父业,让孩子和自己走差不多的道路:


做医生的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学医,以后也进医院工作。


做公务员的妈妈希望孩子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安稳生活。


因为同样的路,他们已经提前走过一遍,知道哪里有弯路、哪里有陷阱,知道怎么走最稳妥、怎么走最快捷。


他们觉得,只要孩子按照自己规划好的道路走,一定可以避开路上那些艰难险阻,用最快的速度走向成功。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交给孩子,让孩子去走自己当年想走但是没能走的路。


楼下越越家就是这样,他妈妈小时候就很喜欢钢琴,可是家里条件比较有限,一直没机会学。


她把希望全放在儿子身上,越越一上幼儿园她就把儿子送去学琴了。每天晚上,越越妈妈都看着越越练琴,一到假期就忙着带越越去参加这个考级、那个比赛。


其实当年越越妈妈来找过我们,问我们:要不要把你家儿子送去和越越一起去学琴?我们说:不急,再等等。


越越妈劝我们:孩子总要有个一技之长的,不想学钢琴,可以学学跆拳道、美术什么的嘛。


后来你上小学了,有一天回家突然跟我们说你想踢足球,妈妈二话不说,那个周末就带你去报名了。


直到现在,你仍热爱足球,每周都会踢上几次。


每次看到你自信地奔跑在足球场上,爸爸都打心底里为你自豪。因为你在做你自己真正喜欢的、想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很优秀。


爸爸想说,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每个孩子的路都应该由他们自己选。


无论是让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还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人生,这两种做法,说到底都是在用孩子的未来弥补自己的遗憾,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图片



每到冬天,大家都喜欢开玩笑说,我穿秋裤不是因为我觉得冷,是因为我妈觉得我冷。


儿子,别笑,爸爸今天想教你一个词,叫冷暖自知。


爸爸大学时候有个朋友,你应该知道,就是上次你见过的那个小李叔叔。他那时候性格很张扬,敢闯敢拼,毕业以后在深圳搞IT,混得很不错。


可是他的父母都很不支持,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希望他能离家近一点,最好安安稳稳考个公务员。


他和家里僵持了很久,实在没办法,只能妥协,辞了工作回家。没过多久,因为异地,和在一起六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后来小李叔叔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和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结婚了。


就像我说的,冷暖自知,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我不想去猜小李叔叔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工作好不好,和妻子相不相爱,可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这不是他本来想过的人生。


他留在深圳,可能会升职加薪、越做越好,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被辞退了失业了;


可能会和以前的女朋友百年好合,一起在深圳成家立业,也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吵着吵着就散了。


这些事都说不准,可是好的坏的都是他自己选的路。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给他安排的道路,过得好那是万幸了,过得不好,谁来为他以后人生的喜怒哀乐负责?


有些爸爸妈妈自以为对孩子的那些好,很可能成了夏天的棉被、冬天的蒲扇,不仅没那个必要,还给孩子增加了很多压力和困扰。


图片



还有一点,爸爸妈妈能安排你的今天明天、今年明年,安排不了你的一辈子。


你的人生很长,爸爸妈妈只能陪在你身边,走很短的一部分。


十八岁你会离开家出去读书,到二十几岁你就要工作了,然后找个你喜欢的女孩子,组建新的小家庭,有一天你也会做爸爸。


你最近很喜欢的作家龙应台,她写过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你淼淼姐姐就是一个例子,淼淼姐姐的爸妈一直很宠她,从小到大,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全帮她安排好了。


她去上大学的时候连一只碗、一件衣服都没洗过,也不会铺床单、套被套。


后来去公司上班,第一天报到居然还是淼淼妈妈领到领导面前去的,听说现在淼淼妈妈搬到她那个出租屋去住了,专门给她烧饭。


儿子,不要羡慕同学的爸爸妈妈给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不让你洗衣洗碗,你以后一个人生活的时候肯定会手忙脚乱。


不让你自己交朋友,你可能就不懂得怎么和同学、同事相处。


现在不让你做出一些小选择,未来你就不敢做那些决定人生的大选择。


所以,事无巨细地把一切安排好,其实不是在帮你,反倒是害了你。


图片



说了这么多,其实爸爸就是希望你能做个勇敢的男子汉,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你妈很喜欢张爱玲,张爱玲写过一个小文章叫《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人生的路口,她想走向某条路,母亲阻止她说:那条路走不得。她问:为什么你能走,我不能走?母亲说:因为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她坚持要走,后来发现这条路果然是条弯路,让她摔得头破血流。


她好不容易走过来了,忍不住去劝想走这条路的年轻人:别走这条路,这是条弯路啊!年轻人就和当年的她一样,问她:为什么你能走,我不能走?


很多父母都有“过来人”的通病,我们叫它“拦路癖”。


他们打着爱的名义,给孩子安排好了一切,替他们决定了这条路能走,这条路不能走。


他们一厢情愿把孩子照着自己心里那个模板培养,却从来没问过孩子自己愿不愿意。


儿子,自己走出来的才是路,沿着别人的路走,那是轨。


爸爸希望你能从这座房子里走出去,你不需要沿着我们给你的轨迹,你只需要沐浴着我们的目光。


你会走出自己的路,然后拥有一座自己的房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儿子   爸爸   房子   可能会   冷暖自知   弯路   深圳   美文   叔叔   公务员   将来   父母   妈妈   孩子   人生   工作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