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前言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

2006年10月,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走完了她伟大的一生,安静离世。

在她的追悼会上,很多人都自发前来,为王光美献上了花圈,要送她最后一程。除此之外,李敏、李讷两姐妹也都来到了现场。

刘源悲痛欲绝,静静地看着母亲的遗容。后来,当他回忆起母亲时,曾深情地说:“我的母亲身上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传统美德。不论她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她总是会力求做到最好······”


积极乐观,永远向前

王光美出生在1921年。当时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正在美国开会,当他收到家里喜得女儿的电报时,非常开心,就给这位女儿取名光美。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非常好的,不仅预示着王光美此后的人生会美丽精彩,也预示着她即使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也依然会散发着人性的美丽和光芒。

经历寒冬之后,王光美的人生终于迎来了大的转折,也能让她尽情地享受晚年生活,经过风雨之后的她也能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晚年的她虽然不再有当年出国访问的风华绝代,但依旧光彩照人,尤其是在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完全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即使遭遇了这个世界不善意地的对待,她依然选择释怀,勇敢地去面对,去热爱。

晚年的王光美身体并不好,但她还是会坚持运动,坚持游泳。她最喜欢的就是去北戴河游泳,那里不仅可以畅快游泳,锻炼身体,更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

王光美也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喜欢伴着音乐跳舞,但是她身体不好了,就把这项爱好改成了散步。

在散步中可以得到轻松和舒展,既加强了锻炼又有利于睡眠。

在饮食方面,王光美养成的唯一一个习惯就是爱喝白开水,从来不喝茶。她喜欢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而且她从不挑剔什么,她认为食物的营养要综合才能够达成平和,饮食的养生也要和适当的身体锻炼相结合,这样心情才会好,身体也会好。

由于长时间的封闭,晚年的王光美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因此她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

读书、看报纸是王光美每天必做的事情,她的办公桌上除了文件、材料和报告外,最多的就是各类的报纸,有时候她也喜欢看一些英文版本的著作。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王光美总是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及焦点访谈等节目,有空的时候还会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

对于家里的录像机,王光美很喜欢,总会看看里面都录了什么。如果是年轻人来家里拜访她,她也总会问问外面世界的变化。

可能就是爱好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王光美的身心恢复起到了一个很大的调节作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光美也曾说过:“如今我应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也应该向前看。”

除此之外,晚年的王光美也投身到了公益事业之中。

在我国的贫困地区,有一个曾被人们忽略的特殊群体,那就是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母亲。她们不仅承受着生育、生产、工作等多方面的沉重压力,而且健康状况也有些差。

她们付出的最多,但得到的却非常少,生活十分艰辛。

王光美有一个深爱自己的伟大母亲,而她自己也是爱孩子们的母亲。在得知贫困母亲的这些情况后,王光美被深深地触动了,决心要为这些伟大的母亲做些事情,开展救助贫困母亲的活动。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参加会议

经过了艰苦的筹备,1995年的春天,一个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发起的旨在帮助贫困母亲治病、治愚、治穷的“幸福工程”在人民大会堂启动,而王光美被推举担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

这一年王光美已经是74岁的高龄,但她还是以自己的病弱之躯,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这项为贫困母亲造福的事业中。

从此,王光美这位历经艰难的伟大母亲,就同千千万万的贫困母亲的命运连起来了。虽然她说她只是“幸福工程”的义务打工者,但她为“幸福工程”付出的却是一位风烛残年老人的全部心血。

多年来,王光美不顾高龄,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考察。在陕西、四川、河北、福建等地,都留下过王光美的足迹。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看望贫困母亲

她不辞辛劳,走在了贫困山区的小路上;她那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无数贫困母亲的心里,王光美也将那些深受折磨的母亲们记在了心里。

寒冬来临,大雪纷纷,王光美想到的是那些母亲居住的破旧屋子是否能抵御寒冷;看着自己面前那丰盛的饭菜,王光美就想着是否能再节省点,多帮助几位贫困母亲;当有人给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她却当年批评为什么不把每一分钱都用到贫困母亲的身上······

在每年的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光美多次发言,宣传“幸福工程”,呼吁全社会关注贫困母亲。

除此之外,王光美还身先士卒,多次向“幸福工程”捐款。在“幸福工程”因资金缺乏而难以维持之时,是王光美挺身而出,不仅将孩子们给的养老金和国家发给她的补助金拿出来,还将当年母亲留下的古董进行了拍卖。

就是在王光美的感召下,许多人纷纷为“幸福工程”慷慨解囊,“幸福工程”最终度过了这次难关。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刘家子女们捐款

在此后的时光中,王光美的人生始终都没有离开捐款两个字,她自己舍不得吃和穿,将省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甚至是王光美的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为“幸福工程”捐过款。

王光美当年自从选择到了延安,她就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即使是历经坎坷也未曾改变,对于“幸福工程”这项事业也是如此。

“幸福工程”不仅造福了千千万万的贫困母亲,而且还凝聚了王光美晚年最深厚的情愫和心愿,也让全国的人民感受到了王光美那高尚的灵魂和赤诚的情怀。

临终前,王光美还是放不下“幸福工程”,为此她特意将这项事业托付给了女儿刘亭亭,直到女儿再三承诺一定将“幸福工程”办好,她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安然逝去。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

王光美在晚年从事的这项事业,不仅让她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尊敬,也让她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一如既往,深切缅怀

虽然饱经磨难,但王光美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毛主席的敬重也是更似从前。有人说:“王光美与毛主席的感情很深,对于毛主席的后人,她也会主动照顾。”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毛主席

在王光美家的客厅,也一直挂着毛主席在1962年来看望全家人的合影,时不时王光美就会看看,怀念毛主席,这就代表了王光美对毛主席深深的思念。

在得知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离婚带着孩子独自生活,而且李讷本人身体不好而且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王光美心疼极了,于是她就拖着自己的病体带着保姆去李讷的家里照顾,帮着她料理家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也就是王光美细心的照顾,让困难中的李讷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期望。为了让李讷能安心休养,王光美就承担起了帮忙照顾李讷儿子的任务,经常带着李讷的儿子去玩,去游泳······

在李讷独自一人生活艰难的时候,毛主席生前的卫士李银桥将自己的老战友王景清介绍给了李讷,在经过相处和了解之后,王景清和李讷结婚了,而且生活非常幸福。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李讷和王景清

关于李讷的婚姻问题,王光美自然也是非常关注的,得知李讷的生活有人照料,她很是欣慰,还特意托身边的工作人员送去了贺礼。有一次,王光美遇到了李银桥夫妇,便感激地拉住了他们的手,动情地说:“感谢你们呐,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当大家知道王光美对李讷的关心后,也在百感交集之中对她更为尊敬了。

1983年年底,王光美到湖南参加刘少奇诞辰85周年的纪念活动。在纪念活动结束后,王光美又专程来到了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毛主席的故居还是之前所见的那样,没有什么改变,甚至是屋内的摆设也都没有变。虽然旧居没有变,但王光美的心境早已发生了改变。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毛主席故居

面对眼前的一切,王光美感慨万千,在临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句话“深切缅怀毛主席,您的学生王光美”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其中也能感受到王光美对毛主席那深厚的感情。

可能是出于对毛主席深厚的感情,可能是出于自己那伟大的品格,在此后的时光中,在王光美的促使下,毛刘两家的交往就更多了。

对于促进毛刘两家的交往,王光美这样说道:“我是这两个家庭中的唯一长者了,你们都是我的儿孙,你们一切都好了,我才能放心啊!”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李讷和刘源

1996年,李讷在三峡工地参观的时候,听说了刘源正在参与三峡工程的建设,便提出要和刘源见面。

第二天,刘源早早就来到了刚通车的西陵长江大桥等候李讷,李讷一来便看到了刘源,一边喊着“源源,源源·····”,一边快速向刘源跑去,刘源看到李讷也激动地高喊:“姐姐,姐姐······”

紧接着李讷和刘源两个人握手拥抱,一切的一切都在不言中。

看着已经开始承担重任的刘源,李讷很是感慨:“小时候我最喜欢源源了,那时候的源源长得可漂亮了,现在,你都长这么高了·······”

考虑到刘源在外地工作,担心王光美会寂寞,李讷就会和姐姐李敏常常去看望不爱出门的王光美,陪她聊天解闷。

王光美晚年的生活是极为节俭的,很少应酬,但是在2004年的一天,她却突然把儿子刘源叫来,说自己要请客。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刘源

这也让刘源觉得十分震惊,在询问之后,他明白了:母亲是要请李敏和李讷聚会。

这次吃饭,王光美非常重视,为此,她特意嘱咐儿子:要早点准备,而且这是两家的聚会,最好自己准备,不要麻烦身边的工作人员。

在王光美的热情推动下,毛刘两家也能像两个关系很好的普通家庭一样,欢聚在了一起。

这次聚会要来的人很多,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儿子,李敏和女儿孔东梅都会来。因此,这注定是毛刘两家历史性的欢聚,必将会载入史册,感动全国人民。

聚会那天,李敏带着女儿孔东梅率先赶到,接着李讷带着丈夫儿子也到了。当王光美在女儿的搀扶下出现时,李敏和李讷两姐妹连忙迎了上去,紧紧地握住了王光美的手。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和李敏、李讷

席间,一会儿他们聊聊两家生活中的趣事,一会儿又回忆起当年在中南海生活的欢乐时光,一会儿大家又举杯祝福王光美健康长寿。

看着如今这温馨的场景,王光美高兴极了,她慈祥地看着围绕在她身边的孩子们,显得那么美丽和幸福,随后她又关切地询问了毛岸青一家的生活情况。

接着,已经是满头银发的王光美慢慢起身,微笑着向毛家的后人们举杯:“你们多保重!”

这一笑,是对前尘往事的释怀;这一笑,是她对过去的宽容和理解;这一笑,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宽广胸怀·······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和李敏、李讷等人在一起

天若有情天亦老,即便是几十年过去,孩童变成了大人,青年变成了花甲······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当年毛刘两家的情谊随着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


追忆爱人,怀念永远

晚年的王光美生活十分低调,她谢绝了社会各界想要为她著书立传的请求。除了参与必要的活动的外,更多的时间王光美都在家里,静静地回忆当年自己与丈夫在一起的时光。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和刘少奇

当年,在延安杨家岭的舞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丈夫刘少奇,她还记得当年他问自己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党员吗?”她说自己现在还不是,但希望将来会是。

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西柏坡,她实现了要成为共产党员的愿望。不仅如此,他还向自己表达了爱慕之情。

深思熟虑过后,自己也同意了他的追求,成为了他的妻子。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和刘少奇

结婚之后,王光美就成了刘少奇的秘书。从此之后,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就开始操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精心照顾刘少奇的生活起居和身体。

刘少奇习惯在夜里工作,王光美也会改变习惯陪着他一起熬夜,几十年如一日。

结婚后,王光美为刘少奇生了三女一子,再加上刘少奇和前妻所生的孩子们,组成了拥有10多位成员的大家庭。

王光美很宠爱孩子们,对于刘少奇和前妻所生的孩子们,她也视为己出,从不偏袒,给了他们无私的母爱。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和孩子们

在王光美的努力下,他们的大家庭也成为了中南海最幸福的家庭,让很多人都很羡慕,但这样的幸福时光,总是会有尽头的。

历经风雨之后,刘少奇去世了,而王光美也永远地失去了她的丈夫。

1980年,经过多年的分离之后,王光美终于在开封见到了丈夫的骨灰,那一刻她感慨万千,两眼无泪,用脸紧紧贴着骨灰盒,久久不愿意离开。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的脸紧贴丈夫的骨灰盒

王光美一直牢记丈夫生前和她说过的一句话:“我死之后,你们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向大海,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都实现共产主义。”

当年5月,按照丈夫生前的遗愿,王光美带着子女们将丈夫的骨灰撒向了大海。烟波浩渺,海风悠长,她最终和自己深爱的丈夫来了一场永久的告别,看着他实现了自己的遗愿,看着他得以安息······

她深爱的丈夫走了,但永远留下了她的心里,也留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多年后,已经是白发苍苍的王光美来到了海南,看着自己当年和丈夫亲手种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随口就吟出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回首长天,可得永年!

当有人问起自己和丈夫感情之时,王光美曾这样说:“我回想着,失去了他,我就有着心如刀绞的痛苦,但也为从未改变初心而欣慰······”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追悼会

在王光美病逝之后的追悼会上,她的子女们表情都十分悲痛,集体站成一排,为他们的光美妈妈送行,而他们亲手所写的“亲爱的妈妈,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条幅也醒目的挂在灵堂上。

83年王光美再访毛主席故居,临走时她感慨地说:我深切缅怀毛主席

图 | 王光美追悼会

除了众多自发前来的追悼者之外,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毛主席的儿媳邵华,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等人,也心怀悲痛,前来送别这位宽容而又慈祥的老人,将毛刘两家深厚的情谊体现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光美逝世后的第四天,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授予了王光美“中国消除贫困成就奖”。

王光美虽然走了,但她的宽容、善良等美好品质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深爱   故居   深切   晚年   美文   深厚   贫困   感慨   当年   丈夫   家里   儿子   母亲   女儿   时光   身体   幸福   人生   工程   王光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