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抠”出圈:懂得省钱的人到底多可怕?

靠“抠”出圈:懂得省钱的人到底多可怕?

有一群人,靠“抠”出圈了。

当我打开“抠门小组“的时候,里面有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各样的抠门心得跟省钱小技巧。

除此以外,也有许多人“求拔草”、“求骂醒”,以此来克制买买买的冲动。

有钱花是快乐的,有钱不花也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1

前几年,有一个日本节俭女孩火了。因为她靠节俭,15年的时间给自己省出了3套房。

她让许多网友感到敬佩,毕竟在省钱这件事上,放纵比克制来得更容易。

她是有目标地省钱。

从18岁那年,便已经在立下宏愿,她说:

“我要买楼,而且34岁前就要买下三栋楼,然后退休。”

这是为了梦想而坚持的省钱。结果她真的做到了。在同龄人肆意买买买的时候,她对自己每一笔消费记得清清楚楚,从一分一毫开始节俭。

最终在33岁的时候,终于买下了三套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曾为买下什么东西而省钱的时候。

比如小时候,为了买某个玩具,剩下一包干脆面的钱;

后来为了买一台手机,一只口红而过一段紧巴巴的日子。

但是这些都是短期的节俭。

节俭十五年,完成一个并不容易达成的目标。不仅需要极强的毅力,也需要极大的自律能力。

靠“抠”出圈:懂得省钱的人到底多可怕?

2

在生活中,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只买打折商品,平时到处搜刮优惠信息,能不花的钱一份不花,深度贯彻能“抠“则“抠”的行动纲领。

有多少人的购物时因为被安利的?

许多曾红极一时的商品不过是一时的浪潮,因为太火了,导致不买都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跟朋友聊天都缺少谈资。

我的朋友吴钟笙在某一次搬家的时候,曾经清理出来一堆东西,那些东西许多只用了一次,便待在角落吃灰。

“这款裙子之前在网上很火的,结果买回来根本不适合我。”

“这个咖啡杯,之前朋友圈都在刷,卖得老贵,结果这玩意也就看着好看,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用了两次,拍照发了朋友圈就没用过了。”

“这个小夜灯,我看到的时候被它惊艳了,然后买了回来,但是我晚上睡觉有一点光就睡不着,我买的时候还觉得我能克服一下。”

……

她细数每一件商品,然后绝望地看着那两大箱,陷入了进退两难。

我们都是吴钟笙,会因为吃了某种奇怪的安利购买某样东西,买回来以后发现自己用不着。

于是在去与留中左右徘徊。

留着,没有又占地方;丢了又觉得浪费。

靠“抠”出圈:懂得省钱的人到底多可怕?

3

冯唐在《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中说到:“钱是资源。有钱就是有资源,有资源就可以做很多好事,所以有钱真好。”

不知何时起,节俭变成了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

就如同某个“抠门小组”里面某位网友所分享的那样,他选择了节俭度日,于是要忍受着同事的闲言碎语。

他的节俭,让人猜测不断,议论纷纷,有人在想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有人在想他是不是家中遭到变故,让他不得不节俭;有人嘲讽,说他抠。

很多人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什么复杂的原因,只是单纯的出于对财富的尊重,以及他们有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念。

靠“抠”出圈:懂得省钱的人到底多可怕?

4

近些年,最流行的三个字是“断舍离”。

吴钟笙搬家后如释重负地说,“我感觉自己‘断舍离’,浑身舒坦了。”

我笑了笑,跟她讲:

真正的断舍离,并不等于丢了多少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是在购买的时候,便保持一份理性,在购买时便已作出足够的考量。

在消费时逐渐清醒的一代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生活很“抠”,各种“求拔草”、“求骂醒”的人。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消费浪潮,理智而不盲从,每一次购物皆根据自己自身需求出发。

他们攒够财富以后,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钱花是快乐的,有钱不花也是一种别样的浪漫,节俭的浪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羞于启齿   抠门   节俭   套房   美文   浪潮   朋友圈   可怕   有钱   小组   目标   东西   财富   网友   浪漫   商品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