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断舍离,叫“减法思维”

有一种断舍离,叫“减法思维”

给生活做减法,

就是给幸福做加法。


前几天翻书,看到日本作家新井满的著作《老子自由译》中的一首诗《劝减》:


世间所行,有加有减;

加法简单,减法却难。

加一新,不如减一烦;

增一益,不如减一害。


过去,我们总以为人生就应该做加法,拥有的越多越幸福。


现在才发现,人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越简单活得越轻松。


人生下半场,学会做减法。


1

不需要的圈子,退掉


窦文涛曾在凤凰卫视主持了19年的“锵锵三人行”,访谈的嘉宾遍布学界、商界、演艺界的各色名流。


在外人看来,他应该有一个特别庞大的圈子。


但事实上,窦文涛除了做电视节目,更多时候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宅男”。


除非迫不得已外出,“可以两周不出门,突然要去邻居家吃个饭,都激动得脸红心跳。”


窦文涛没有朋友吗?


当然不是,他的朋友几乎都在同一小区。


楼上楼下,方圆一里,浓缩成他的“私北京”,“虽彼此一月不联系,心里也踏实。”


他曾说:


“朋友除了交情之外,还有讲究,这个很重要。所谓讲究,你可以理解成品味、才学、投缘、谈吐,它是讲究。


这种感觉不是交情能代替的。”


净化朋友圈,让他避开了很多的世事纷扰,活得气定神闲。


作家连岳说:


“一个人的时间没有价值,那这个人就没价值。


时间不骗人,把时间用在无效社交和酒肉朋友上,收获的除了短暂的热闹,只有长久的空虚,说不定还会被带偏。”


窦文涛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广播电视十佳节目主持人”、“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等诸多荣誉。


取得这些成绩固然离不开他的勤奋,但也很大程度源于他懂得做减法、自觉远离不必要的圈子。


在社会上立足,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看你融入多少圈子、认识多少人。


朋友不必多,若得知己一二,足以抵过千百个泛泛之交。


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把时间花在自己和值得的人身上。


有一种断舍离,叫“减法思维”


2

不需要的东西,扔掉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女主角麻衣受家庭影响:


所有的东西,只要没坏,不管用不用得上,就统统留下。


渐渐地,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


有一种断舍离,叫“减法思维”


麻衣甚至以为所有的家庭都和自己家一样,只有当客人要来的时候,才会慌乱地将所有东西都塞到一个房间里。


直到发生了地震,常年居住的家受灾严重必须搬离。


到新家后,看着只有之前十分之一的行李,麻衣的妈妈感叹:“原来我们需要的东西那么少。”


给物品做减法,扔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从深层次来看,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清理的是房间,也是心的空间。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和执念,给自己留一份清静,我们才能看到人生美好的风景,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3

没意义的想法,丢掉


有一个年轻人十分崇拜杨绛先生,便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对她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困惑。


杨绛先生在回信中,送给他一句话: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想的太多”,其实也是当下很多人苦恼的根源之一。


有句话说得好: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对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不过多地在意别人的眼光、不为自己曾经的失败和他人的冒犯耿耿于怀、不去担心那些未知的风雨,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才是真正的智慧。


1988年,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出版后,引起轰动。


就在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时,某文学杂志接连发表文章,对《康熙大帝》及二月河的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判。


面对尖锐的批评,二月河一看了之,未做任何申辩。


一些朋友替二月河鸣不平:


“你是作家,靠笔吃饭的,别人能写,你为何不用笔回击?”


二月河笑了:


“我不想把精力用在和别人争吵上。


诽谤止于自修。


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让别人信服,这些话慢慢就会少了。”


面对非议,二月河不恼怒、不纠结、不回击,安心自修,埋头创作。


继《康熙大帝》之后,他又写出了《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说。


开创了通俗讲史的新文学形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推崇。


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与其为无意义的事想得太多,纠结生气,不如果断丢之脑后,腾出精力做好自己当下的事。


人的心就那么大,心事多了,人的烦恼自然就多了;心事少了,人自然就轻松了。


有一种断舍离,叫“减法思维”


4

真正会生活的人,都会做减法


梁晓声先生曾说:


“一种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


有时,仅仅一种而已。真正能紧握在手中的并不多,专注当下可能比贪多务得更有意义。”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给生活做减法,就是给幸福做加法。


当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才能活得通透自在;


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


人生下半场,学会做减法。


减去不切实际的想法,减去空虚的热闹,减去心灵上的重担,减去奢侈的欲求,减去徒增烦恼的身外之物。


日子自然就会多几分岁月静好、快乐幸福。



愿你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余生和不懂感恩的人保持距离,

和得寸进尺的人不要联系。

关注我,提升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减法   加法   麻衣   大帝   美文   康熙   讲究   思维   程度   圈子   作家   东西   幸福   时间   人生   朋友   二月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