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是面向中学生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竞赛。选手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国家最多可选派4名选手参加。从第一届 IOI 赛事开始,我国每年都会派遣学生前往参赛,至今已收获 86 枚金牌,为计算机领域输出了大批的信息学顶尖人才。

其中有一枚金牌,是来自湖南的天才少女陈丹琦于2008年参第 20 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所得。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也正是由于这枚金牌,让她敲开了清华大学的校门,走进入了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的教室。

姚班是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创办,已经探索出一条训练优秀学生的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闻名海内外。

从“姚班”毕业之后的学生,无一不是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天之骄子,还有一些是成为了世界著名公司的员工,更有创业者,头一年就达到了千万年薪。

那么,曾是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的陈丹琦,又是出身姚班,如今她怎么样了?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1990年,陈丹琦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高知家庭。父亲陈挚,是国防科技大学数学系的副教授,因此对女儿的教育要求很严。

她的父亲从小就发现她对数字很敏感,做题的速度、反应以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都显得比同龄的孩子强。

于是,在陈丹琦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有意让她学奥数。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可是,陈丹琦却对数学充满了兴奋感。

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几年培训后的陈丹琦就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在初一参加全国的初中数学联赛,就获得湖南赛区二等奖。初三时,她又再获得了数学竞赛特等奖。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在之后她放弃了奥数训练,转而开始了计算机竞赛的训练。原因是学校的信息学竞赛是传统强项,有专业很好的老师指导。后来,她说:“我只是赶上了好机会。”

结果,因为成绩优秀,她被老师看中,保送高中,这为她以为在信息学领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上了高中(长沙市雅礼中学),陈丹琦开始散发光芒,展现出其在信息学领域的超强天赋。她先是进入了学校集训队,然后一路闯关,挺进了国家集训队。

在这期间,她还有两大发明:

首先,在学习信息学期间,她发明了插头 DP——主要用于解决数据规模小的棋盘模型路径问题。

其次,在参加信息学国家队集训期间提出了cdq 分治算法,后来被用她的名字命名,称之为“陈丹琦分治算法”。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2008年,是陈丹琦重点的一年,她参加了第 20 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让她一战成名。

在这次国际比赛中,她最终获得金牌,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位获得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的女选手,同时还荣获由国际信息处理学会(IFIP)颁发的特别奖。

凭借这枚金牌,她成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人们都说女孩子不擅长学理工科、学计算机,没有想到长沙女孩陈丹琦能有这么大的能量,用实力打破了偏见。

关键是,她不仅天资聪明,还长相甜美。有网友调侃说,她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拼才华。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进入姚班后,陈丹琦如鱼得水,在2012年顺利毕业于清华大学,还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那一届CS PhD只有四个女生中的其中一个。

在斯坦福大学,她有幸师从斯坦福大学 AI Lab 主任、NLP 领域的权威专家曼宁教授。

在这里,她收获满满……

她发表的论文《使用神经网络的快速准确依赖关系解析器》堪称深度学习依存分析方法的“开山之作”,她和曼宁教授提出的方法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将解析速度提高了 60 倍。

她的毕业论文《神经阅读理解和超越》获得了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的最佳博士论文奖。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陈丹琦作为姚班第五届学生,能够有如此坚实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了世界视野,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她的优秀远远不止此,如今的她已经站在世界的前沿,正慢慢地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13年过去了,曾经的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大学的陈丹琦,如今怎样?

其实,姚班出来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非常优秀,陈丹琦当然也不例外。

如今,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助理教授,共同创立并领导 Princeton NLP Group。

湖南天才少女陈丹琦: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保送清华,现在怎么样了

2019年,29岁的陈丹琦凭借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荣膺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得主。

她的导师曼宁教授对她评价甚高,认为她是“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自然语言理解问题方面的先驱”。

而在今年4月7日,谷歌研究院公布了2021首届研究学者计划(Research Scholar Program)获奖者名单。

根据名单显示,本年度共评选了77个获奖研究,以及86位获奖者,涉及15个国家和50多所大学,其中华人教授16位。本科出身于清华大学的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陈丹琦位列其中。

据了解,研究者计划将为获奖者最高提供6万美元奖金,用于支持教授的研究工作。

由此可见,陈丹琦在深度学习席卷“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大潮之中,已经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对于未来,陈丹琦会一如既往留在学术界深耕,未来五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建设好研究团队。她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学生成长,更希望自己带的团队能做出最好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

对于陈丹琦的故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普林斯顿   得主   斯坦福大学   金牌   信息学   奥林匹克   集训队   清华大学   获奖者   清华   湖南   美文   天才   教授   领域   少女   计算机   学生   大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