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一朝染凡尘,从此是凡人。

凡间有八苦,一苦一沉沦。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生死一回皆黄土。

皮囊囚,老病休,百年多病如老狗。

悲莫悲兮生别离,别时何如不相聚?

乐莫乐兮新相知,相看两厌悔当时。

人生诸多求不得,观照五蕴和六识。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无字妙理,十方禅林。

红尘本是历练场,生死之间藏法门。

门内勘破离别恨,门外参透老病身。

我相亦是众生相,旧人也曾是新人。

求而不得最有味,名色相依辨六根。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

一切众生相,尽在三千红尘。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来时便无衣,何事哭复啼?

人间有百态,钓饵吞钩鱼。

吞饵入锅台,弃钩游天地。

各有执着相,莫问高与低。

无法亦无我,便是脱凡期。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佛云:人生有八苦,乃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也。五蕴聚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也。由此六根产生的认知是为六识。

佛家修行,脱凡超俗,除五蕴、断六根,当为第一。《金刚经》云: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所谓的苦,所谓的色,所谓的法,其实都是相。也就是我们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的表象。

不执著于相,是为空。

是故《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云:诸法空相。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入凡尘,怎脱凡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凡尘   佛家   爱别离苦   火炽   超俗   锅台   钓饵   炽盛   禅林   梦幻泡影   凡心   众生相   金刚经   心经   美文   红尘   生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