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骄傲、世界之幸——屠呦呦

屠呦呦,不是两院院士,她没有留洋背景;不是博士,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不够,但她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她对世界的贡献与迄今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相提并论。

屠呦呦,在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如果不是因为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也许就算是在中国,甚至在科学界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她。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任务。在祖国传统的医学道路上,她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和同事们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她从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通过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屠呦呦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在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后,屠呦呦提取得到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到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她随后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最终成为了用于临床医学国家新药。

诺贝尔奖评委说:屠呦呦的发现对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评委弗斯伯格称,“每年约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引起对抗疟新药品的研制和发展,该药品已挽救上百万人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根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青蒿素等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中国有1600位院士,但中国只有一人获得了世界科学界公认的大奖。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仍健在的也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屠呦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居里夫人   诺贝尔奖   诺贝尔   青蒿   疟疾   科学界   物理学家   生理学   提取物   院士   美文   中国   科学家   骄傲   人类   发现   世纪   青蒿素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