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派,因而“四书五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中庸》、《论语》、《孟子》相并列的“四书”之一。


宋明理学家对这篇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大学》在宋代以后遂成为儒家大学教育的起点与最基本教材。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但其中也有荀况学派的影响。


《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对后人的为学和为人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开篇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1、三纲领


《大学》 一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 和止于至善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纲领”


这句话的意思:大学做学问的目的是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所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 所谓“明德” 就是善性。 由于《大学》 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而该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即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朱熹认为“亲民” 应写做“新民”,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新做人。


止于至善”要求所有的人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对此解释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大学》 的“三纲领” 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以至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以仁政、德治为目标的教育主张。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2、八条目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 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具体的步骤: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项被称为大学的“八条目”。


1、格物、致知:一般认为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格物”是指摒除物欲的蒙蔽,“致知”是指唤醒自己的良知。在这里,格物指学习儒家的传统文化典籍之类,致知是在格物基础上的提高。


2、诚意、正心:是指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能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


3、修身:是指人的一综合素质的养成,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4、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展和延伸。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大学》 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着眼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完善,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另外,它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它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由简单到丰富,体现了 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纲领”和“八条目”对汉代以后的官学和私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和治学的行动指南。


附:《大学》三纲八目结构图如下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解读《大学》的教育思想

《大学》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儒家大学教育的重要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对《大学》里提出的很多主张如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加强自身修养等,仍对我们现在教育有无可否认的主导作用。


通俗来看,《大学》之道其实就是“一个成年人的仪式,是成人之礼”它认为一个人要通过不断的、刻苦的自我修养、陶冶之后,才能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肩负社会责任、改良社会环境的人。


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需要健康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的教育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确实有必要拿来学一学,理一理,作为文化传承人,更有必要将它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正心   儒家   止于至善   思想   目的   大学   其意   纲领   学派   条目   美文   传统文化   修养   为人   社会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