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提出的两个非常唯心的问题:厄洛斯之问和报纸之问

巴菲特提出的两个非常唯心的问题:厄洛斯之问和报纸之问


究竟什么是正直?巴菲特一直强调正直在商业中的重要性,但正直并不好衡量。


巴菲特提出了两个非常唯心的问题:厄洛斯之问和报纸之问。通过这两个问题,他试图让人们思考自我和外界的关系:我们更应该重视外界的评价还是内心的价值?更应该重视外界的反应还是内心的坚持?


生活并不仅仅是黑白两极的,巴菲特的两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仔细思考再作出自己的回答。


巴菲特提出的两个非常唯心的问题:厄洛斯之问和报纸之问


这个地球上似乎同时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所有商人都邪恶的世界,另一个是所有商人都是天才的世界。


不过,商人可不是一夜之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万恶的资本家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一开始都怀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然而,一些小的决定使他们偏离了最初的目标。


2000年,谷歌将“不作恶”(Don’t be evil)写入公司的企业准则中。而2017年,谷歌将其从企业准则中移除。


沃伦·巴菲特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还不错的形象,这让他在诸位亿万富翁中脱颖而出:《金融时报》称他为“资本主义的慈祥老爷爷”。


巴菲特也许不会是下一个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很少有比奥马哈圣贤更好的榜样了。他强调正直是开启成功的关键:


你需要三个品质:正直、智慧和精力。如果你没有正直,其他两个品质会毁掉你的。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这是真的。”


然而,衡量一个人是否正直,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甚至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自己都很难判断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做着正确的事。


巴菲特是怎么判断人们是否符合他的正直标准的呢?他是怎么测试的?


以下两点是巴菲特多年来都会问对方的两个关键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给大家提供深刻的见解。


01

厄洛斯之问


译者注:厄洛斯是古希腊神话的一位神。早期希腊神话中,厄洛斯是参与世界创造的原始神,是爱欲和情欲的象征。在晚期希腊神话中,厄洛斯即为丘比特。


2014年,两名商人花65万美元与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一顿饭花这么多钱是不是很荒谬?不过这笔钱随后被捐给了格莱德基金会,主要用来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所以这笔钱产生了更多的价值。


在这次午餐会上,巴菲特向他们表达了他对正直的信仰。考虑到这两位商人们在一顿饭上就花了六十多万美元,他们可真得好好了解这一点了。


巴菲特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你是最好的爱人,但你却知道自己是最烂的;你知道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但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你是最烂的。你更愿意哪一种情况?


我们很确定我们会选择哪一个答案。而选择另一个答案的话,这个人可能就被误导了,淡化自己的错误比接受他人错误的崇拜要好很多。而如果你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也不要太自责,这个问题可能和你的本能背道而驰了。


巴菲特把这个问题称为“内在记分卡”,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与之相反的是“外部记分卡”,它是基于别人的价值观给你的看法


巴菲特的问题确实令人难忘,它可以延伸到一个更现实的层面:你做某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你认为它是正确的,还是因为你想要别人称赞你?


我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时我不喜欢我的答案。


社交媒体扭曲了很多人的思维,他们只想着给毫无关系的人留下个好印象,而企业家想在整个世界面前不停地炫耀自己的成功,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策略,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为了满足自我。


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究竟是什么,所以你是唯一能对自己负责的人


02

报纸之问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的学生在2005年问了巴菲特一个问题,他们可没花几十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商业领域触及了各个行业,该公司一个经理管理的业务规模往往比许多企业家管理的规模还要大。学生们想知道巴菲特是如何确保他们的道德标准


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问他们:


如果你知道你的某个决策第二天会被报纸报道出来,你会作何感想?


如果你觉得公开自己的决策及行动没什么问题,那么你就坚持自己的原则。


然而,当你羞于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看到自己的决策时,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总是做出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决定,那么也许你违背了自己的原则,你是在对自己撒谎。


事实证明,提高决策透明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消费者的忠诚度。这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如果你想隐藏决策的某些细节,你就无法为决策感到骄傲,人们迟早会发现这一点,公司的声誉就会受损。


与前一个问题一样,它也有缺陷。


“任何宣传都是好宣传”这句话已经烂大街了,但有的企业家仍然相信这一点。当企业领导无比自恋,甚至认为自己比企业更重要时,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当你不在乎自己的决策会给公司造成什么伤害的时候,决策是否会上头条还重要吗?


唐纳德·特朗普是这方面的大师,无论报纸印了关于他的什么负面新闻,对他来说都是好事,因为他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报道,把它们变得有利于己。


商业这片海洋可并不好航行,尽管你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有时路都不好,你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


巴菲特之问看得太长远了,可能会阻碍短期内的好决策。比如,宣布裁员20%来挽救公司,可能比坚持正直却在一年后破产要好。


改变提问的媒介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


我非常尊敬Guy Raz的播客嘉宾,因为Guy Raz会问嘉宾一些生活中不那么光彩的事情,还会追问很多尴尬的问题。想在访谈前审一审采访提纲?Guy Raz可不欢迎这种嘉宾。


如果你要进行探查面谈(一种深度访谈),你觉得有必要禁止他人问你某个主题吗?


与报纸之问不同,在探查面谈中,你有机会为自己的决策辩护,即便它看上去不道德,这实际上是给你提供了洗白的机会。不过,如果你禁止了他人的提问,或者如果你没法给出关于这个决策的合理解释,那么市场/舆论会教你做人。


03

总 结


事实上,我们绝不可能在生活中做到完美,沃伦·巴菲特都做过一些值得质疑的决策。希望沃伦·巴菲特的两个问题让你深入思考自身决策的潜在动机。但要注意,不要太过拘泥于字面意思,生活比文字微妙多了。


我简化了他的两个问题,如果你下次陷入道德困境,你就可以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如果所有的功劳都归别人,你还会做出这个决定吗?

如果要求你在访谈中解释你的决策,你会不会感到坦然?


最后,还有一个提醒:善待自己。我们做了某件事,然后我们后悔了,这种事可太常见了——我们是人,不是神。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下一个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唐纳德   报纸   两个   这一点   会上   正直   美文   动机   企业家   嘉宾   外界   商人   标准   世界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