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那就不用离婚了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是想与子女分开的,即便子女们都已成家,但还是会想有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这是人之常情。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是喜欢家里有老人的。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非常不理解,那些年轻的儿媳们,怎么就如此不待见老人,想方设法地想要把老人赶走。

兴许她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变老吧,不然怎么会如此苛责老人呢。要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她们的明天啊。如今施加到老人身上的种种,日后都会加倍地倾注回来。

在我小区,有一户人家,有两个老人帮忙看孩子,闲暇之余,婆婆会去开垦荒地,种点青菜瓜果什么的,想着为家里能省多少是多少。

我因为跟李婶比较熟,聊的次数比较多,也从她口中探知出一二。她说她来城里,并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受难的。

我一脸诧异,怎么可以这么说呢?要是被她儿媳听到了,指不定要怎么怒骂呢?想想也是啊,他们把老人接到城里,住在新房子里,即便有不愉快,也不能如此说话,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在我的安抚下,情绪渐渐平稳下来的李婶开始跟我倾诉,说她的儿媳有多么刁难,她都替儿子难受,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

“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那就不用离婚了

我劝说她,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夫妻之间磕磕碰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不必过于挂怀。再说了年轻人有自己的相处模式,他们快乐就好,不必管得太多。

李婶不以为然,她觉得这个家,成天鸡飞狗跳,在于儿媳过于强势了,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要听她的,稍不顺她的意,就要小宇宙爆发。

我不太理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便儿媳再蛮横不讲理,若没有人跟她正面刚,也不会搞得鸡犬不宁啊。

李婶的话,不可全信。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谁说都有她的道理。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你以为的这样,未必是他们想要表达的那样。

李婶曾说,儿媳总是针对她,举了一件饭桌上的小事。明知道她吃不了海鲜,儿媳偏偏做了一桌子海鲜,大鱼大虾还有大螃蟹,儿媳是吃得欢乐,可婆婆却憋了一肚子火。

女人之间的战争,就是这么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在这场你来我挡的抗争中,最受苦遭罪的,还是那个作为中间人的男人。

若是这个桥梁没做好,没起到沟通的作用,两边都要受气,最后的结果是搞得夫妻感情不和,母子关系也搞得水火不容。

“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那就不用离婚了

曾经的我,特别好奇,这块“夹心饼干”是否真如传言中说得那样憋屈,里外不是人。于是找了几个要好的哥们,私下打听了下。其中有个人说的话,让我特别印象深刻。

他说,老婆是用来疼的,但老妈也是要孝顺的,毕竟养育之恩大过天。他家的矛盾,也跟许多家庭一样,婆媳矛盾尤为突出。

小到孩子该穿什么衣服,婆媳俩都会发生剧烈争吵。这本是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可到了她们俩那就硬生生成了一场唇舌之争了。

他跟我叫苦,说这些年的婚姻生活,太累人了,后悔自己当初不够努力,没有攒到房子的钱,贪图有房又有车的女人,本以为娶了她,从此可以走上人生快车道。

不料,往后的风风雨雨,皆是她带来的。突然之间,我特别能理解他,也知道为何他老婆会强势了,因为他的软弱和无能。

若是一家人都顺着强势的儿媳,想必日子还能相安无事地过下去。可偏偏婆婆不乐意了,看不惯如此嚣张跋扈的儿媳,居然可以骑到儿子的头上。

于是两个强势的女人碰撞到了一起,注定要悲剧收场。眼前的他,老婆正在跟他闹离婚。要么婆婆走,要么她走。

“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那就不用离婚了

这明摆着是借离婚之由,来驱赶老人。这么残忍的话,他对年迈的父母说不出口。他不知所措,已经发愁到夜夜不能安睡了。

都说父母是最懂子女的,看来是真的。正为妻子闹离婚而犯愁的他,正躲在房间里发呆,被他母亲叫唤出去了,母子俩来了场促膝长谈。

老人跟他讲,他们都决定好了,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了,他们二老就回去。听到这时,男人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这些年,父母过得也辛苦,成天提心吊胆地,生怕冲撞了儿媳。

即便心里有苦,对父母也心存亏欠,但总算问题解决了。当天晚上,他向妻子交代了父母的决定。“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

半晌,妻子如梦初醒地说了句“那就不用离婚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也是在她的意料之内,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舍得自己儿女的婚姻破碎。

只是我想说,用这样卑劣的手段,逼走了老人,往后的日子就真的如愿了吗?我看未必,老人是离开了,但会生出新的矛盾来。夫妻之间若是少了包容,争论永无休止,更无幸福美满可言。

“我爸妈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回去”那就不用离婚了

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得从根本上剔除。其实这个矛盾的根源,并不是婆媳矛盾,也不是儿媳太强势,而是身为家里顶梁柱的男人太懦弱了。

试问一下,结婚的婚房是女生出钱买的,而你没花一分钱。还在不与妻子商量的前提下,来了个先斩后奏,把乡下的父母接过来,美其名曰是妻子的主动作为。

短期来看,这么做会有利于家庭和睦,但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久了,就会迸发出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细枝末节,可有可无的,但偏偏就是时常发生。

说白了就是没事找事,或者说是鸡蛋里挑骨头。表面上看是儿媳蛮横无理,其实是男子无能,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却有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

我一直崇尚,有多大的能力,就承担多大的重量。不要明明没这个能耐,偏要表孝心,非要把在乡下的父母接近城里来。

不是进了城就是享福了,他们在乡下反而更自由自在,至少不会大眼瞪小眼。为人儿女的我们,一方面要理解老人,给他们该有的体面,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好妻子的情绪,不能少了必要的尊重。

男人想要硬气,不看女人的脸色,就得有财力支撑。永远不要妄想,试图通过女人,结个婚生个孩子,来实现人生的跃迁。

本是你的责任,别人无法替代。该走的路,该吃的苦,该受的罪,每一样都不能落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孩子   都会   儿媳   婆媳   美文   乡下   婆婆   强势   城里   幼儿园   矛盾   家里   妻子   老人   父母   男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