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4个孩子,中秋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月饼”

老一辈的人,追求多子多福。他们没有少生优生的概念,只知道身边的人都在生,自己不能落下。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也要你追我赶。

我是特别困惑不解的,在那个连吃都困难的年代,是如何有这等的魄力。或许他们明知道穷苦,但多个孩子就多个翻身的希望。

好在我的父母,没有随波逐流,他们坚持己见,哪怕爷爷奶奶要求多生,我爸妈都岿然不动,因为两个已经足够了,一儿一女也是老天眷顾了,不必再要求其他了。

倒是隔壁家的吴婶,接连生了4个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她家公婆还在我爸妈面前指桑骂槐,大意是说他们家的人多过我,以后的日子准会比我们家好。

我爸妈也没有反击,觉得这样的争辩毫无意义。从当下来看,他们家的生活,确实比我们家好,祖上还留有基业。

对比起来,我们家真的要穷苦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一年到头,都没几顿荤菜,冬天一家人,围着炉灶,吃一盘姜末炒鸡蛋,已是特别幸福的事了。

虽然我们家穷,但是父母有远见,知道读书的重要,并在我们兄妹二人面前三申五令,这是我们家唯一的翻身机会。

“我有4个孩子,中秋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月饼”

时间很公平,它会奖赏那些,愿意为了理想生活不懈努力的追梦人。我们家,曾经是家徒四壁,随着我们兄妹二人的成才,家里的境况也渐渐好转。

先是盖了新房,后来各自成了家,都在城里扎了根,也把父母接到了城里,日子算是苦尽甘来了。反观当初比我们家要好的吴婶,她的老公因为一场意外离世后,家道开始衰落。

四个孩子,失去了父亲的管教,也都没有成才,经常在外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气得吴婶暴跳如雷,想要断绝亲子关系。

今年中秋,按照往常的惯例,我是不会回乡下的。但由于大伯家的女儿出嫁,我只好带着家人,前往道贺。因为中秋的缘故,加上机会难得,我特意准备了一些月饼,给比较亲的邻里分发一些。

自小就与吴婶家亲近的我,刚从她家路过,就被她叫住了。简单地寒暄问候后,我见吴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关切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她听后便向我大倒苦水,说她家的4个孩子,全都是废柴,中秋了也不知道来个电话问候一下,也没人寄月饼。

我安抚她道,没准孩子们在外忙,等他们忙完了,就会给你打电话了。说完后,我立马把准备好的月饼,递过去给她,说是一点心意,要务必收下。

“我有4个孩子,中秋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月饼”

吴婶倒也没有客气,接过月饼后,连夸我好,这么疼她之类的好话。我听了有点羞愧难当,毕竟这也只是一盒月饼而已,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事后,我跟爸妈聊起,吴婶家的情况。我爸妈说,这都是她咎由自取的,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管教孩子,总是在孩子面前动武。

等到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之后,也就逃离了老巢。但我觉得吴婶太可怜了,即便她当初再不对,也是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拉扯大,一个女人,既当爹又当娘,期间的心酸无人能懂。

我这个局外人,能理解她,但从她身上掉下来的4块肉,却不能理解她,若是能理解,也不会在中秋这个大团圆的节日,忘记在乡下这个老母亲的存在。

或许有人会说,人家是真的忙,没有时间电话问候,我想说,这些都是借口,说到底还是没有心,打个电话,摁几个数字的事,说几句问候的话,也不用三五分钟。

即便是忙到分身乏术,若是有心,也会有这个时间。若是平常倒也没什么,老人家也不会多想,可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既没有电话问候,又没有寄月饼,这就让人寒心了。

我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恨,才会如此冷落,生养自己的父母。这样狠心的人,又会过上多好的生活,我是持疑的。

“我有4个孩子,中秋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月饼”

一个心里面没有父母,不知道感恩的人,其生活往往不会好到哪去。哪怕是侥幸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也会在不久将来土崩瓦解掉。

我认识一对夫妻,是做市场生意的,刚开始觉得,这对夫妻为人豪气,也就习惯在他那买东西。可一次无意间,撞见了他特别怒气冲冲地斥责老人。

困惑的我,便询问旁人。原来那老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父母,之所以来找他,是因为好几个月没有生活费,家里揭不开锅了,不得已之下,才如此下策。

赡养老人,是子女们天经地义的事。可对于这对夫妻而言,他们想能避则避,因为父母身下还有其他儿女,按理也该均匀一下。

不过,据了解,也就只有他们的日子过得比较富裕些,其他人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我特别不解,老人的生活费,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何必如此动怒,赡养老人,也是一种福报,它会反过来回报你。

可惜,这对夫妻没有这样觉悟,每次生活费,都不是主动给,等到老人讨要,大口破骂后,才不情愿地给。

人在做,天在看。老人不久后,便撒手人寰了。此后的日子,少了老人的讨要生活费,按理来说这对父母的生活应该蒸蒸日上才对,可现实并没有,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

“我有4个孩子,中秋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月饼”

我无法理解,那些苛待父母的儿女,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就像吴婶家的4个孩子,中秋这么重要的节日,既没有电话问候,也没有邮寄月饼,对远在乡下的老母亲不管不顾,这是何等的寒心。

老人的需求,其实并不多,他们只要一个电话,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没有月饼,也都是次要的,他们只要这份心意,知道远行的儿女,心中仍牵挂着他们,这就足够了。

在爱的天平上,物质与关怀,同等重要。现实中,绝大多数儿女,觉得给予了物质,就可以不用关怀了。中秋给几百块钱,给老人买了月饼,不过问其他,觉得这是尽孝了。

孝的方式,有千百种。用物质来传达的,是最浅层的孝,真正的孝,是在传递关怀,是内心那份难以割舍的牵绊。

或许困于生活中的我们,无暇去顾及老人的感受,但我们可以做出选择,放缓谋生的速度,抽出一点时间,去好好陪伴日渐年迈的父母。

父母的每一天,都走在衰老的路上,每过一段时间,再看他们的样子,你都会心疼,怎么会如此苍老,记忆中的他们,一直都是生气勃勃的样子,绝不会是如此的老态龙钟。

这是一种哀伤,愿我们不要有如此的哀痛的时刻,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家人,因为只有他们在笑,我们才有动力,全力以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月饼   中秋   孩子   电话   穷苦   生活费   美文   儿女   物质   家人   节日   样子   老人   父母   日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