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一个人的修养与学历无关,它是一个人的人格凸显。


《真实的信仰》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的修养往往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外表可以随意打扮,任意装饰,但发自内心的修养,却会在一举一动面前无所遁形。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仓央嘉措曾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尊重其实是一种平等


人与人之间、或是行业与行业之间,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是因为他们懂得“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知道尊重别人就是等于尊重自己。


有一个乞丐,安静的站在蛋糕店门前的队伍里,周围的人发来异样甚至是嫌弃的眼神。

轮到他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拿出几张旧零钱,小声的说:我要最小的那块。

店主的孙子刚要赶他走,却发现店主热情的给他递上一块大蛋糕,

并微笑着说:

欢迎下次光临!

孩子不解问店主,他只是个乞丐,你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好?


店主说:


因为他是我们的顾客,他为了买我们的蛋糕而排了很久的队,难道我们不应该接待他吗?


孩子点点头又问:


那你为什么收钱呀,送给他不行吗?


店主说:


他刚刚的身份是顾客,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的身份。


这样的尊重,是相当高级的善良,既呵护了他的尊严,又委婉地表达了善意。


可以想象,这里的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人性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与关爱,体谅与敬重。

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会谦让是一种美德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谦让的人才是真正有内涵的人。


《传习录》中有句话说: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意思是指:


与朋友打交道,一定要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如果彼此攀比,则只会受损。


平时吃点亏,是一种长远的人情投资,它会让你在将来收获更大的回报。


大度之人谦让,小气之人逞强


清.曾国藩《不忮不诗》我一辈子都在(遇到纷争的时候)给别人让路,但是从来没有失去半步。


意思是说:


有失必有得,自己看起来是给别人让路,但是实际上,自己得到的东西要远远高于自己让出去的东西。


我们都有缺点,所以彼此包容一点


我们都有优点,所以彼此欣赏一点


我们都有个性,所以彼此谦让一点


《菜根谭》有言:


路窄时,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待人接物,你让别人三分,别人也会回馈你三分,学会谦让,是我们走在世间的一大准则。

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识大体,顾大局


古人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在人际交往中,懂得识大体、顾全大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不忍,则乱大谋”


别因为去争点言语上的输赢,而损害了全盘计划。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虽然被廉颇百般针对,却还一再忍让,并不是他害怕廉颇,而是担心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给敌国有可趁之机。


所以,他一再退避三舍,虽然受了些委屈,却能让国家不受到威胁,这就是所谓的识大体,顾大局,不为了个人荣辱和利益,做出损害群体或社会的事情来。


民间有句谚语叫做:


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如果群体利益得不到实现,那么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单纯的进与退,给予我们的只有极端片面的后果,只有认清当前局势,正确处理好进与退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的处立于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的成败都是自己决定的,反思自身,才能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尊重,会谦让,识大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谦让   菜根谭   孙子   美文   修养   店主   乞丐   平等   群体   顾客   利益   事情   身份   东西   优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