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原创 格十三 格十三 今天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它来了,它来了,它迈着冷静的步伐走来了!

自打知道了离婚冷静期,好多不想离婚的人很想看看热闹,冷静期到底能给离婚率带来多大的冲击;而好多想离婚的人真的很着急,就盼着能在2020年结束前干净利索地把婚离了,一点都不想冷静。

昨天看到一张朋友圈里的截图: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结婚的时候,谁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为了离婚还要排队,在民政局大哭的女孩子心里肯定火得很——连买奶茶吃火锅都有黄牛,怎么偏偏这儿没有!

我觉得吧,这个政策应该设定一个时间节点,比如:从2021年开始往后再结婚的人才有“离婚冷静期”,之前结婚的都能直接离,因为人家要是早知道有这个“冷静期”,当初可能就不结婚了呀。

这就好比人家走进公共厕所裤子都脱了你突然告诉他这个马桶需要解锁摩尔斯电码才能使用......早知道这么麻烦,人家可能宁愿多憋一会到家再说对吧?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然而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设这么一个“冷静期”,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现如今,成年人的冲动已经是家常便饭。

现在社会大家压力都大,很多决定都是脑子一热就下了的,过一会脑子冷了又后悔了。可能成年人有时候的“冲动”都只是解压的一种方式而已。

既然冲动是家常便饭,那么冷静也应该跟上节奏。所以除了“离婚冷静期”,更多其他的冷静期应该也会相继出现。

前两天我就看到《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里面给出了从明年1月1日起健身行业的一些规范,亮点是设置了“七天冷静期”。

果然!有了活久见的“离婚冷静期”之后,一个全新的“冷静时代”正朝着我们迎面扑来。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我相信,所有冷静期都是为了保护群众利益的,比如“离婚冷静期”就是保护不想离婚的群众,而健身“七天冷静期”就是为了保护不想健身的群众,治疗“办卡容易退卡难”的痛点。它的初衷是“如果你办卡后7天冷静了一下,觉得后悔了,就可以退卡。”

但我又仔细想了一下,七天不够,肯定不够,冷静不了,起码要冷静一个月。

但是呢,离婚冷静期一个月,大部分人又嫌太长,冷静七天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各种“冷静”到底有个什么标准呢?问题就在于也没什么标准。

比如我,那年寒冬腊月我兴奋地冲到健身房办了张三年卡,办完卡之后我兴奋激动又饱含热情地冒着刺骨寒风坚持去游泳了三天。

从第四天起,我再也没去过。

第二年夏天,我收到过一条来自健身房的短信: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所以像我这种人,健身卡的“冷静期”就三年。

所以这个七天冷静期根本没什么意义吧,办卡的人都是迫不及待要开卡使用的人,而真正能冷静的人,基本都是在去健身房办卡的路上就冷静了,可能只是因为看到了一个烤串的店,人生的路也就扭转了。

但想离婚的人,你让人家冷静30天,为了啥?为了让他俩回家后再处一个月对象吗?

喜欢让人冷静的同志们,大概是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长大后,始终还是要靠某种力量来拯救他们,这股力量就是“冷静期”。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既然说到“没头脑”和“不高兴”,可能有些年轻朋友不知道,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它是我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给我的童年造成了巨大阴影。两个小男孩,一个叫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总是出差错;另一个叫不高兴,他仿佛跟全世界过不去,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不过现在我回想起那部动画片,又觉得其实挺写实的,说的不就是我儿子现在的样子嘛。

当然,再回忆回忆过去,好像我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

只不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阴影环节是在后面——别人劝这两个小孩改正自己,他俩不听,于是他们被暂时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他设计了一座999层高的少年宫,造好后发现没设计电梯,结果人们为了上楼看戏,要带着铺盖和干粮爬一个月的楼梯。“不高兴”在开幕式上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戏演到高潮,本来老虎应该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兴被打死,反而跳起来把武松打得东逃西躲,彻底演砸了这场戏。

我当时害怕极了,每次看到建筑工地都担心这个设计师会不会是长大后的没头脑,每次看戏都担心这个演员会不会是长大后的不高兴。

但其实在现实中,没头脑不可能当上工程师,不高兴也不可能当演员。这个社会没那么宽容,成年人的世界里并不给你任性的机会,也不会让我们用这么高的试错成本去犯错误,影响他人。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出现“冷静期”,就像没头脑和不高兴搞砸一切后还能重新回到童年再来一次,这童话般的蒙太奇处理方式让人倍感安全。只怕越来越多的“冷静期”来了之后,成年人的世界就更冲动了——反正有冷静期,后悔了还有机会。

这仿佛是一种深厚的母爱,它允许我们冲动一次,犯错一次,然后让我们冷静,让我们重来。

可是这个母爱可能压根就没明白,我们已经不是“没头脑”和“不高兴”,您睁开眼看看呀,我们长大了,我们现在有一些是“可以”,“随便”,“我都行”......还有一些是“不行”,“算了”,“拉倒吧”......

熬不过“冷静期”的成年人没有未来

更主要的是,大家可能很难判断,到底什么事情需要冷静,什么事不需要,什么事需要长时间冷静,什么事只需要冷静一小下。

冷静期也要讲对冲平衡,有离婚冷静期,就必须有结婚冷静期;有退卡冷静期,那是不是也要有个办卡冷静期啊......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还要设置生娃冷静期,生二胎冷静期,报班冷静期,续费冷静期,求职冷静期,辞职冷静期,跳槽冷静期,买房卖房冷静期......

成年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了冲动与后悔,但成年人和小孩的不同在于我们必须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就拿离婚这件事来说,冷静后难道就不离了吗,就算冷静过后不离了,难道就不会再后悔了吗?既然每一步依然是同一个人为自己做出的决定,那么多几个周而复始的“冷静”环节,意义又有多大?

如果连“冷静期”都熬不过,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一定是没有做好接受新时代洗礼的准备,还是一个没长大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可是有些“冷静期”明明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本来很冷静的人恐怕也会急得想发疯。

成年人真的干什么都不容易,但以后我们似乎有了一个比较容易干的事——容易冷静。越来越多以前可以自己控制的事情都先被hold on,让我们冷静,不冷静就办不成,不冷静就制造时间冷静,让长大后没头脑和不高兴变得更没头脑,更不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成年人   民政局   冷静   没头脑   什么事   家常便饭   健身房   母爱   美文   动画片   老虎   阴影   环节   冲动   后悔   未来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