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李玫瑾: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男孩派 今天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读者@星星妈妈在后台留言,提出一个困惑: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内容,但真遇到问题了,还是不管用?”

同时分享了她的经历:

一次她去做饭,4岁的儿子独自在客厅玩乐高。

没想到等她做好饭出来,地上堆满了爸妈的衣服,他还拖拉着爸爸的西装满屋子乱跑。

理智告诉她,男孩子爱玩是天性,不能在孩子开心的时候泼冷水。

但当她叫孩子去吃饭,儿子跟没听见一样继续尖叫蹦跳时,火气根本不受她控制,脑内瞬间一片空白,忍不住开始责骂孩子。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发现了吗?

我们知道许多方法和概念,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一遇到孩子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压根来不及冷静分析,脾气就占了上风,忍不住大吼大叫。

即使下次发誓要冷静解决,但孩子却总能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让那些科学的育儿方法,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家庭教育的真正的第一步,其实是父母学会调解情绪。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为什么不能大吼大叫?

我们应该都听过《寒风和太阳》的故事。

一天,它们比赛谁能先让行人脱下外衣。

寒风势在必得,鼓足了劲儿,朝路上的行人送去阵阵刺骨的寒冷,试图用蛮力让人们听话;

但事与愿违,路人非但没有脱下外套,反而裹得更紧,而太阳却只是送去温暖,人们便纷纷自愿脱去外套。

我们都能理解寒风失败的原因:

人们怕冷,所以面对寒冷时自然会想办法抵抗。

却不知,父母的大吼大叫,正像刺骨的寒风,也会让孩子害怕地缩成一团。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曾形象地说:

父母发火时,孩子的那种害怕,就像我们被几只老虎困在墙角。

我们大吼大叫时,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会在周围竖起厚厚的盾牌,只想躲在背后,等暴风雨过去。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而且,因为睾酮激素的影响,男孩子的“盾牌”会非常厚,且各式各样。

如果父母长期情绪不稳定,他们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一种孩子,会和父母对吼,试图“吓”退父母,用激烈的情绪武装自己;

另一种孩子,看起来很听话,但敏感不自信、拖拉磨蹭,成绩怎么努力都提不上去,还容易被同学欺负;

还有一种孩子,会选择撒谎隐瞒,甚至油腔滑调地讨好父母。

当孩子用“盾牌”隐藏起真实的自己,亲子之间无法有效沟通时,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高明的人生道理,统统都会失效!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用流动的爱治愈亲子关系

当然,我们都明白,大吼大叫解决不了问题。

只是养儿育女的疲惫、工作的压力和爸爸的缺席,还有各种不断向我们提出高要求的声音……

都让我们的神经越来越敏感,耐心越来越容易耗尽,让我们同样陷入不安和焦虑:

孤立无援的妈妈们,最后只能用激烈的大吼大叫,来让孩子听话,来让整个家庭继续运转。

即使发完火后悔不已,但下次依旧陷入这种无助与崩溃中。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情绪不是固体,而像流动的河流,你没办法压制,而要慢慢“疏通”。

所以,如果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学会不吼不叫。

下面这段真实经历,或许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34岁的小婷,怀二胎5个月时突然胎停,孩子没保住,一家人顿时陷入无措与悲痛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8岁的儿子浩浩这时却也出现“异常”:

原本乖巧认真的他,开始在学校打架,成绩下滑也很严重。

无奈,小婷亲自上阵辅导,浩浩却像是故意和她作对,写作业东张西望,一道题错了又错。

她忍不住拍桌子吼几句,儿子就和她顶嘴,最后变成“对吼”,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直到有一次,浩浩和妈妈因为打游戏又起了冲突,小婷举起手机正想摔个稀巴烂时,突然想起“情绪暂停法”,收回手说:

“我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但妈妈是爱你的。”

说罢回屋去平复心情。

没想到,几分钟后浩浩怯生生地进屋,竟然“哇”地一下哭出来抱住妈妈。

经过小婷的耐心引导,她才明白儿子真实的想法:

浩浩以为,是他上次数学没考好惹妈妈生气了,才会让妈妈失去二胎。

加上小婷住院时全家慌乱无措,没顾上他,就又加深了浩浩的这种想法;

于是,他就以为妈妈从此不要他了,才会用调皮捣蛋来引起关注。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如果小婷继续发火,浩浩的想法被不断强化,最终,可能彻底对妈妈关闭心房。

而小婷这次控制住了脾气,让孩子感觉到了安全感,再也忍不住委屈,对妈妈吐露了心声。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让爱代替愤怒

小婷很感谢“情绪暂停法”

她先说:“我现在很生气”,是告诉孩子原因;

再说:“需要冷静一下”,是告诉孩子她要去做什么;

最后说:“但妈妈是爱你的”,是让孩子安心等她回来。

三步下来,既疏通了妈妈的情绪,又让孩子感受到了安全。

现在小婷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她说:

“失去二胎的伤痛,其实是被儿子的温柔治愈的,他让我学会了怎么毫不设防地交流。”

是啊,只有父母调节好情绪,亲子双方才能放下盾牌,真心触碰到真心,让纯粹的爱与关怀在家中流淌。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小婷的改变,是因为儿子出现怪异行为后,她去求助咨询师。

才知道,原来我国已经有了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这才学会了“情绪暂停法”。

学会管理情绪后,家庭教育还有针对孩子性格、坏习惯、自信心等方面的具体实操方法,很好上手还有老师指导。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开始学习,每节课都认真做笔记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浩浩妈的学习笔记)

一个努力改变的父母,自然可以让孩子更优秀。

妈妈学会管理情绪后,神奇的是,浩浩真的越来越听她的话了。

她再使用其他方法:

正确的习惯养成法,让浩浩不再痴迷手机;

科学的肯定和鼓励法,帮孩子克服对数学的恐惧,现在成绩突飞猛进;

正面沟通法,让老公也加入育儿队伍,夫妻两人一起成长……

她不再焦虑,不再大吼大叫,更不再束手无策。

省下时间和精力后,打算去学习进修,重回职场打拼。

最毁一个孩子的,不是打骂,不是贫穷,而是10岁前……

浩浩妈学习的各种方法,来自我国专业家庭教育课程——《焦虑妈妈变形计》:

第一次当父母,面对困境,大家是否也曾不知所措:

育儿书籍太多,观点又互相矛盾,不知道该学哪一本;

西方理论偏多,但不适合应试教育大环境

明白了原理,但不会实操,仍然只会发脾气;

……

她提倡“先修复关系,再解决问题”,不搞错顺序;

她提倡“结合实际”,力求可以解决具体问题;

她提倡“中西结合”,西方理论为基础,国内案例为参考,适合中国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孩子   盾牌   心理学家   美文   焦虑   寒风   贫穷   冷静   敏感   情绪   想法   儿子   父母   成绩   妈妈   家庭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