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019.1.20

大家好!

今天是2019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五,星期日。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生命伦理当然的题中之义,也是环境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很多内容互补,互有渗透。因此,加强生命伦理教育和环境伦理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

尊重生命是敬畏生命的前提,唯有尊重,方能敬畏;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以善为核心的德性。法国著名思想家,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的创建者史怀泽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在这段论述中,史怀泽深刻阐述了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以及敬畏生命是善行,是不断发现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所有这些,对深刻认识和理解“敬畏生命”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重视和深思。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019.1.20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最大的伦理价值,就在于爱惜生命,善待生命,拒绝和阻碍戕伐生命现象的发生。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不限于人类自身,更应该“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亲近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的多样性。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人类道德意识的提升,道德修养的进步。正是在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才加深了对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遭到自然的惩罚,这已为不断发生的事实所证实的反思。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不仅对自身的生命尊重和敬畏,同样也要对其他(别人)的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加以尊重和敬畏。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应该成为时尚,更应该是社会的共识。当大多数人认识了这一点,在心中深刻留存了这种意识,并付诸实践之时,也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敬畏   之义   休戚与共   生命   德性   人与自然   美文   伦理   道德修养   深刻   道德   意识   和谐   自然   价值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