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秋天的田野

行走在秋天的田野​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连日来,我们行走在和平镇范家营村的各个农家院落。5年前的范家营村因为山大沟深坡陡,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农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又加上广种薄收的农业发展方式,靠天吃饭的等、靠、要思想和典型的小农意识等严重制约着人们的思维,他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勇于改变生活面貌的勇气和信心不足……

自从2012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以来,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引领和各个联扶单位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扩大种植经济物面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如今的范家营村,村容整洁、民风淳朴、乡里团结、家庭和睦。当我们走进村民董发源家时,这个在5年前见到我们时还叫苦不迭的中年汉子,正在忙碌着油漆院子里新落成的一排高大时尚的混凝土平顶房。他笑哈哈地说要给小儿子娶媳妇了,不把房子盖好收拾好,人家姑娘家是不会同意的……相比5年前的落魄与抱怨,董发源显得自信平静了许多。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这几年惠民政策的接地气与联扶单位的种种努力,在陈述个人脱贫致富规划与打算的同时,还不忘详细介绍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的点点滴滴。

行走在秋天的田野​78岁的张大爷热情地为我们倒茶添水,他满怀深情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地很,我们看病有医保,生活有依靠,取暖享受补贴,种粮有粮食补贴……隔三差五地还有联扶单位的干部职工走访慰问,上门检查身体……现在我们过的生活还有啥说的,日子过的真是比蜜甜呀!”别看老人年龄这么大了,他和老伴的身子骨可还是硬朗得很。老人说,他们每天5点多就起床活动身体,7点多准时去田里劳作,栽植牡丹等花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谈到老人们还有什么生活困难时,这位慈祥的老人笑着说:“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会有什么困难?没有了,没有了。”

47岁的范多彦是范家营村一社的社长,见到他时,他刚刚带着六七位村民在离家六七里的山沟里栽植树木回来,这位中等身材的汉子一脸纯朴的微笑。他的爱人的穿戴相比一般的农村妇女要时尚整洁许多,在热情招呼我们喝水吃饼子、水果的间隙,我和这位中年妇女聊了聊。这是一个幸福和睦的5口之家,上有78岁的老母,下有一对儿子。大儿子上一所大专院校,小儿子在上初中。近几年来,随着宝兰铁路隧道的开工、南绕城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一些惠农政策与项目的落地生根,范家营村一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范多彦担任社长以来,他大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带领社里群众脱贫致富。农闲时节,果断承包一些小型项目工程,使一社的群众不出家门也能挣上钱,增加了经济收入。爱人为附近施工的工程队做饭,每个月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家里有老母亲操持家务,两个儿子在各自的学校勤奋学习,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给村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行走在秋天的田野​老人有养老金,看病有医保,取暖有补贴,种粮有直补,贫困户有各种特殊补助,低收入家庭有低保,农民的幸福日子一天比一天多……其实,通过入户走访看到,范家营村的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在近几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在每个农家小院里几乎都能看到竞相开放的鲜花,红的芍药、紫的牡丹、黄的雏菊……引得蝴蝶接踵而至。

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满眼都是象征生命力的绿色,给这个金色的季节平添了几许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惠农   惠民   贫困户   脱贫致富   小儿子   社长   医保   汉子   田野   美文   秋天   年前   老人   农民   单位   政策   农业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