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深度好文)

“物极必反”(深度好文)

老子,又称李耳,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被道教尊为教祖。下边这6个成语,可以说老子一生的智慧尽在其中。



1



富在知足


老子《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知足,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


想起一句很喜欢的话:“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正是因为欲望太多,结果造成心里贫穷;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食不过求饱,居无非求安,此外的红尘荣辱,都不过是人心的贪欲,而有了知足的念头,就不会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更加不会自寻烦恼。



2



物极必反


老子的哲学讲究辨证的看待事物,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给生命中留一点白;当一件事物完美到极致时,必然会走向反面。

熟悉了解《曾国藩家书》的,就会发现这个很有趣的地方:曾国藩特别懂得这方面的进退。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名声达到极致。但当时他很害怕,因为他掌握着整个湘军,皇帝肯定会猜忌他。于是,曾国藩就撤湘、在家书里做些琐碎无聊的事。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话不可说尽,事不能做绝;退一步想,必有余乐,好花看在半开,浮生看破半世。


而所谓“物极必反”的真谛,就是拿捏住尺度,不要过犹不及。



3



慎终如始


老子认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对任何事情、对待结尾都要如同对待开始那样慎重,做到有始有终,就不会有失败了。


无论发生何种事情,都要始终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谦逊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一如既往坚持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4



福祸相依


这大概是老子最知名的一句话之一,简短的语言,却深刻地道出了福和祸的本质关系,任何繁荣背后都蕴含着危机,而危机本身也意味着解脱困境的希望。


祸患来时要经受得起,把持得住,顺其自然;幸福降至时,要冷静对待,淡然处之。

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困境和不解,也许在当下或许是难以接受的;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



自知之明


老子认为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然而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


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自己”。古希腊人把它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


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为智者。



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从来不信什么豪言壮语,恰恰相反,老子的谨慎是出了名的,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空中楼阁,有的只是脚踏实地。


短短六个成语,就如箴言一般叩问着人生和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物极必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太平天国   道德经   道教   慎终如始   知足不辱   自知之明   箴言   美文   极致   成语   知足   老子   深度   事物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