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阅读、吟咏、背诵与抄写的意义

诗词阅读、吟咏、背诵与抄写的意义

音乐、文字、思想、感情、美,合起来,才是古典诗词。

因此,既要阅读、也要吟咏,既要抄写、也要背诵。

四者并非是互相对立矛盾的,不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只不过所需精力和时间更多而已。


一、关于吟咏

只有吟咏,才能领略古典诗词的声韵之美,因为古诗词是按平仄格式填写。所谓“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词的抑扬顿挫,音韵流转,这种语言的音乐美感,本身就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性。对体会诗词的情境有直接影响和作用,或者说,一首诗词的抒情与格调,是跟它的声韵契合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江城子》

唐圭璋评曰:“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为什么能做到音响凄厉?因为苏子瞻用了发音响亮的“江阳韵”,以响亮之音抒凄凉沉痛之情,而能以如此深挚动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 《锦瑟》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周邦彦· 《兰陵王》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拌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鹧鸪天》

以上诗词的声韵之美,各不相同。有的杳渺低回,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流丽多变。

所以说,诗词的吟咏,是很有必要的。

叶嘉莹先生也说过:“古典诗词,有它情意的一面,有它声音美感的一方面,把它声音的美感还给它,才是完整的一首词。”


二、关于背诵

好的诗词需要背下来,在心里反复消化,才能品出真味,洞彻玄机。

我背诵并非是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吃力不讨好,即便背下来了,也很容易忘。

我背一首诗词之前,是基于了解了这首诗词的全文意思之后,才进行的。

因此,我会把诗词的内容转变成画面,因为中国古典诗词,大多本身就描绘了场景和故事。

所以,背诵最忌讳的是囫囵吞枣,没懂这首诗词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就操之过急,想快速拿下,这是没有意义的。至少,要大概了解。

《浪淘沙》、《踏莎行》、《蝶恋花》、《木兰花》、《西江月》、《望江南》、《采桑子》、《清平乐》这些词牌,都是超好背的,因为内容简短,而且也不换韵。

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我背诵诗词多了之后,语感就培养起来了,很多时候,我就算背错了,通过平仄和韵脚,我也能快速纠正。


至于背诵的意义,其一是启迪诗心,培养语感。

苏轼都说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背下来,才叫“腹有诗书”。

你背10首的时候,也许没什么变化,背破100首,就能够偶尔出口成诗了。背破1000首,量变引发质变,你可以脱口成诗了。一万首?抱歉,我至今没有见到背诵过一万首诗的人,这样的人,已经是大神级别,只可仰望。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从先秦至明清,大概超过80万首。因此背诵诗词,还要懂得甄选优劣、去粗取精。当你背得足够多的优秀作品时,自然对一般的诗词,就失去了兴趣,没有看一眼的欲望。


背诵诗词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对于文笔的提升,有时是立竿见影。

当然,这种“立竿见影”是学习诗词之前,跟学习诗词之后的比较。

在初期,提升最明显,后来随着天赋和瓶颈的限制,提升就看造化了。

为什么说,背诵诗词能提升文笔,因为诗词是一个语言技巧最为精炼、纯粹、典雅、简洁的文学体裁,它的营养丰富,风格纷呈,你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文笔风格,也可以增加自己文字的气质。

跟阅读文学名著不一样,小说不是让你学习某一段情节/文字的处理技巧,而是整体的布局和构思,是汲取其中的精神思想。换句话说,就算你学会了《百年孤独》的开头,你也完成不了一篇伟大的著作。

而诗词,恰恰是让你锤炼自己对于局部文字的驾驭能力。


诗词阅读、吟咏、背诵与抄写的意义

三、关于抄写

所谓实践出真知,我对诗词的抄写,算是有很深的体会。

我曾经在一个月内,背下了267首诗词,还抄写了一遍。之所以能如此高效,是因为那段时间,特别的疯狂,吃饭、睡觉、洗澡、走路,都在心里一遍一遍的背诵。完全是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然后,特别熟练,确定自己不会忘了之后,就全部默写一遍。

抄写诗词的好处,既能欣赏到诗词的语言美感,也能加强对诗词的印象。

还可以练字、学字。有时候,一个字的读音会,但是你未必会写,你抄写或默写诗词时,自然学习了很多生僻字。

如苏轼的《石鼓诗》,就让我记住了“阚虓籀嗾”等字。


你如果要问我,阅读诗、吟咏诗、抄写诗、背诵诗,哪种是最有效的方式,那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要想把诗词化为己用,汲取古典诗词的精粹,非背不可,我也是极力推崇背诵诗词的。

前面说了,启迪诗心、培养语感、提升文笔,还有什么比背诵更好?

阅读是最初级的,效果最差。

吟咏诗词,陶冶性情,体会声韵之美。

抄写可以练出好字,欣赏到诗词的语言美感,加强对诗词的印象。

宗上,诸君明鉴。


诗词阅读、吟咏、背诵与抄写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诗词   声韵   平仄   语感   死记硬背   音韵   立竿见影   诗书   凄厉   启迪   美文   响亮   文笔   美感   意义   语言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