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十年,是时间长河里的惊鸿一瞥,却足够让一座剧院破茧成蝶,催发一个产业向阳而生。” 9月23日,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迎来了改建开业的十周年生日,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如此感叹。过去十年,文化广场生逢其时,而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文化广场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计划》与《数字化剧院建设计划》,并开启首届“文化广场音乐剧合唱团”招募。



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展演“码头”升级创制“源头”



2011年,文化广场作为全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剧场和上海首个以音乐剧为运营中心的专业剧场应运而生。十年来,文化广场共举办演出726台2647场(含巡演),接待观众超过300万人次。

张洁提到,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文化广场始终围绕“内容-受众-场地-服务”的逻辑进行布局。随着国内音乐剧产业步入更为优渥和开阔的发展局面,2019年底,在黄浦区“演艺大世界”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经过近两年的资源筹措与研究论证,文化广场此番正式启动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拟于明年4月完成并启用。近2000平方米的中心将成为包括音乐剧创排中心、大师工作室、共享办公空间、教育培训中心、小剧场在内的中心城区最大规模的音乐剧基地。


演出“舞台”转身孵化“平台”



十年前,包括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在内的很多剧场人,想法和做法都很一致:为观众选好戏,为艺术家搭好台,为城市提供一张漂亮的艺术名片。


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从开业初年的首场《极致百老汇》,到2016年首次挑战音乐剧整剧制作,再到2019年面向音乐剧新人推出“音乐剧歌唱大赛”与“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文化广场每一次对内容创作发起的尝试与对创作人发起的号召都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今年,全新制作大剧场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粉丝来信》(中文版)也将首次作为年末大戏登上舞台。“未来的文化广场将从‘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升级为‘做音乐剧到文化广场’。” 费元洪告诉记者,“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原创展演、专业论坛、歌唱大赛、孵化计划、研究中心等品牌对于人才的聚合作用,并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资源,提升对内容端的扶持效能。”


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由文化广场剧艺堂主办的“文化广场音乐剧合唱团”将正式开启招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知名音乐剧演员朱芾、刘阳、何亮辰,以及音乐总监王诗培将担任合唱团特别顾问。该项目将成为“音乐剧歌唱大赛”以外,另一个面向音乐剧爱好者和歌唱爱好者的展示平台。所有合唱团团员也将获得一年一度专场演出的展示机会,并参与其他不定期演出活动。


“信息”视角升级“数字”服务



自2016年起,文化广场开启信息化平台建设,并正式建立了完整的会员服务体系。2018年,文化广场在剧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可视化平台,文化广场与观众的联结不再单纯依靠票务,而是更加生动和具体的“人”。截至目前,文化广场累计注册会员已超过34万人。信息化剧院的这一创举既为传统剧院行业提供了效率的抓手,促成“人、票、剧、场”的传播新视角,也借由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推动剧院运营迈向数字化服务、精准化决策、行业新零售的时代。


文化广场迎来改建开业十周年生日,“还想为观众做一部好戏”


“不光是疫情为演艺行业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新观众的迭代也值得行业长线关注。我们愈加明确作为剧院所肩负的培育观演市场的责任,而能够真正‘看见’观众,应是从业者永不懈怠的功课。”张洁介绍,此次发布《数字化剧院建设计划》,旨在构建剧场更立体、更智慧的营销体系,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剧院文化,进而走进剧院感受现场演出的魅力,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广场将解锁“文广8号门”新路线,通过8号门移动票亭的设立,构建开放融合的剧院生态新地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优渥   观众   实体化   合唱团   音乐剧   好戏   美文   剧院   上海   剧场   研究中心   演出   生日   计划   文化   行业   平台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