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一座城,总是承载着时间的记忆。在辽阔而富饶的豫东平原上,有座古老却焕发出青春的城市——淮阳,她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从时间的长河中款款走来,从容不迫,光彩照人。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羲皇故都 文化之“根”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上三次建国五次建都。8000多年来,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神农氏、舜帝后裔妫满、汉高祖刘邦儿子刘友、三国时曹植先后在此建都或建国。史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定姓氏、画八卦、结网罟、以龙纪官,淮阳是姓氏之根、易学源头、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龙文化发源地。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四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这里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汲黯卧治七年,包拯陈州放粮,岳飞三复淮宁府,曹植七步成诗,李白、苏轼、范仲淹等留下歌咏淮阳的诗、词、赋660多篇,这里有灿烂的圣贤文化。淮阳还是革命老区,有光荣的红色文化。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在繁多交融的各种文化中,具有“统天”地位的是伏羲文化,是我们的母文化、根文化、源文化。老舍之子、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说淮阳是“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说“天地是本,伏羲是根,而淮阳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之所在。”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风光秀神州 万亩荷花看淮阳


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腹心,辖20个乡镇场、467个行政村,130万人,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56.4万亩,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县,许多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是全国独有或第一的。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龙湖面积11平方公里,约相当于杭州西湖的2倍,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为“国家湿地公园”。淮阳荷花节与洛阳牡丹节、开封菊花节共同成为全省三大花卉旅游节会品牌。由于生态环境良好,非常宜居和休闲养生,全县百岁以上老人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中国长寿之乡”。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淮阳现有文化遗存326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太昊陵庙、平粮台遗址、刘崇墓),省保单位10处,有“一陵一湖一古城”和“七台八景”(七台是伏羲画卦台、神农五谷台、孔子弦歌台、狄青梳洗台、苏子由读书台、秋胡台、紫荆台;八景是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等。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太昊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陵园是国家4A级景区,太昊伏羲祭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庙会期间日均客流量20万人左右,并以单日82.5万人的游客数量被授予“全球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淮阳还是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华姓氏起源地、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人口数量相当于东欧的爱沙尼亚和非洲的毛里求斯,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超过76个国家(地区)的人口数量,约每100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淮阳人。粮食常年总产18亿斤,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常年存栏90多万头、出栏120多万头,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名贵特产淮阳黄花菜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治病救人、健脑抗衰、美容养颜、忘忧疗愁、助生男丁等神奇功效。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尝一城美食 探寻家的味道


无论你在哪里,家乡淮阳的味道总是让你沉醉思念,就像回家的路给你莫名的牵引。

李氏烧鸡历史悠久,源于宋代,制作工艺由宫廷传入民间。元朝初年,李氏先祖在汴京谋生,偶遇宋朝宫廷名厨张冠三,义结金兰,得其宋廷烧鸡制作工艺真传,李氏后人后流落陈州以卖烧鸡为业。几十年来,李氏烧鸡传承人李尔萨先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将科学合理的配方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制作的烧鸡色泽油亮,异香扑鼻,让人望而生津,垂涎欲滴,深受豫东一带各地食客的欢迎。2008年,在淮阳县首届风味名吃比赛中,李尔萨烧鸡被评为“淮阳县十大风味名吃”,多次被评为周口市风味名吃。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淮阳南关的杨家小焦鱼汤是淮阳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创始人杨守仁先生乃清末淮阳南关人,其所创制的小焦鱼汤闻名陈州,时至今日,已传承130余年,为陈州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津津乐道,常作为早餐食用。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方布袋烧鸡和方布袋豆腐皮是淮阳一带最有名的风味小吃,据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元军作战,败退到陈州(今淮阳),在伏羲庙躲过元军的追杀,人困马乏,昏倒在地,被一老农救起。老农姓方,懂相术,看朱元璋虽兵败受困,但气宇轩昂,有帝王之相,便把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做成烧鸡,呈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吃后精神大振,赞叹不已,称此烧鸡“色、香、味”天下少有。朱元璋称帝后,曾把老农召入宫中,专司烧鸡的御膳制作。后来,老农告老还乡,在陈州城开了家烧鸡店。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盖家锅盔,由淮阳黄集乡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传其子盖长荣,先后两代。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盖家锅盔问世后一直受世人喜爱,30年代已居淮阳馍业之冠,名扬周围数县。因淮阳盖家锅盔远近闻名,所以,历年太昊陵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香客,游人多以能捎回盖家锅盔,全家共享为幸。


关注淮阳文化旅游 尽享美好幸福生活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文章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插图/编辑整理/玄子

宅在淮阳,细细品味这座文脉与水脉相融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淮阳   淮阳县   豫东   周口市   老农   孔子   文脉   鱼汤   烧鸡   姓氏   美文   中国   风味   细细品味   国家   城市   文化   全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