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


  黄山风景区群峰林立,壁立千仞,历史上自然形成4个进出景区的通道,其中从南面进山道路溯逍遥溪而上,被称之为黄山南大门。黄山南大门的主要城镇为汤口镇,镇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立有牌坊一座,牌坊上黄山二字系开国元帅陈毅所书。南大门原来为进出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2010年景区管理者对大门牌坊附近进行了改造,拆除了全部房屋建筑,集散中心也下迁到寨西楂木岭。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从南大门进山的公路也是黄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最早的景区道路系统。民国时就开凿修通了南大门汤口镇到黄山温泉景区的盘山公路。后来经过多次扩建,从南大门有柏油公路直通海拔800多米的前山慈光阁和后山云谷寺。但由于停车场地限制,游客一律在南大门外汤口镇寨西和东岭换乘中心乘坐景区大巴车进山游览,自驾车辆只能到南大门牌坊这里为止。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去年到黄山时走的北门,这次没打算登山,只是想到这里欣赏那座久负盛名的牌坊。天空下着小雨,山中云雾缭绕,门前有几块重量级的石碑让这座原本简洁的牌坊大放异彩,中国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及5A国家级旅游景区,随意一块石碑都足以让这座山名扬天下。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潜口金紫祠


  在徽州“粉墙矗矗、青瓦鳞鳞”的村落中,最显眼的就是祠堂了,它不仅反映着村中族人的现实生活,更反映着宗族的未来发展与繁荣。“聚族而居”即是祠堂的典型特征。金紫祠,素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坐落在淳朴的徽州区潜口镇村南首,俗称“金銮殿”。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正所谓“万山潜于后,众山之出口”,潜口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贸易集散中心。隐匿于闹市,金紫祠更有一份难得的从容风度。现存古祠基本保留了明万历时的扩建风貌,通面宽二三十米,进深长达两百多米,形制恢宏,气势不凡。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古朴宏大,构架俱佳;鳞次错落,清扬悠远,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金紫祠整体上极富层次韵律,里面的雕刻也一改常见的清新柔美,都是极尽规整大气,让人叹为观止。重重门栅,看尽了无数沧桑变化;深深庭院,走过了多少岁月铅华。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在祠宇内的碑亭中,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堂记碑文,文化大儒许国就盛赞其“备矣美矣”。中轴线上建有宽阔平坦的甬道,两侧对称布局了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等古祠设施,共有七进,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真正是应有尽有,时代特征明显。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潜口金紫祠始建于1515年,因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式样建造,俗称“金銮殿”、“皖南小故宫”。金紫祠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其建筑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与徽派艺术形态,形制完备,建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2004年,潜口金紫祠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金紫祠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寝后配有坐西朝东之汪华公庙,为祭祀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而建。现存建筑为金紫祠坊、戟门、碑亭、后寝及汪华公庙部分建筑,其它建筑遗址尚存。


新安江风景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有人说屯溪的新安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条江是千岛湖的上游干流、浙江钱塘江的源头之一。在这条江的沿岸诞生了闻名中外的徽州文化,更养育了“天下风云出我辈”的徽商巨贾。其影响力不仅仅在江浙沪皖,甚至在整个中国都颇为深远。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逝去的繁华已不再,但它所遗存的徽商文化和气场依旧不减当年。傍晚,来到新安江边散步,先不为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徽州文化画蛇添足似地诠释什么,只为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新安江景色而叹言几句也未尝不可。这里就是徽州山水灵气的地方了吧。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在新安江看看白天的清纯与夜晚的静谧之美是一种“鱼翅熊掌可兼得”的地方。选择晚上在这里游玩亦是非常睿智之举。夜色下的新安江边如此唯美,虽然它只是个公园,但秀美程度绝对不亚于其它景点。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紧靠城市的江岸,有很多整体搬迁过来的徽派建筑,样式繁多,有戏台,商埠,与现代化的餐饮融合在一起,柔和的灯影中,让人有种恍若身处秦淮河畔的错觉。此时若想起古时“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谚语,不禁会让人发出几多感叹来。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走到江边景观带的尽头,会看到一处中型的广场,广场上几座巨大的古朴帆船雕塑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帆船上四个大字“屯浦归帆”,让游客顿时明白了这条江不仅仅是风景,它还是过去徽州商人经商的重要的商埠及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和桥梁。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广场上有诸多徽商经营时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雕塑,给这座不大的广场注入了勃勃生机。新安江作为黄山市的母亲河,明清时代便成为徽州地区的黄金交通线,是徽商的发源和依托。“无徽不成商”,新安江上樯帆如云、舟楫频繁的景象让诗人赞美为“屯浦归帆”。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山顶上的古塔与晴朗天空里的那若影若现的星星形成了更为美丽、壮观、清秀的景观。此时,无论是在这充了诗情画意般的江边散步,还是站在每面巨型雕刻壁画前面遐思,都是一种惬意。如今,新安江水依然清澈碧绿,沿江而居的人们生活更加富裕殷实。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采撷生活点滴 照亮美好人生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玄子原创图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黄山南大门-潜口金紫祠-新安江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新安江   黄山   徽州   牌坊   新安   碑亭   金銮殿   商埠   形制   祠堂   景区   江边   美文   风景区   风光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