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翻开浩瀚的中国历史,在跌宕起伏的变迁中,曾涌现出多少才子佳人?枭雄和英雄?但能够真正让国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却屈指可数。而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则绝对有资格位列其中,榜上有名。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汉族,河南项城人,人称“袁项城”。曾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坐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总以为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发迹都是要讲究基础的,一没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没出人头地的才华,仅凭着一穷二白的任性,很难随随便便就成功的。要说起袁氏家族的发迹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应该与两个女人密不可分,而巧合的是,这两位女性又都是淮阳人。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当年以教书为生,属于一介布衣,无官无职,连个秀才都不是,但是日子也能勉强过得去。后来,淮宁(今淮阳)有户富裕人家郭如珽很尊重读书人,不嫌弃袁家清贫,把女儿郭氏嫁给了年轻的袁耀东,并为袁家生下四子一女。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郭氏聪明有见识,嫁到袁家后,她鼓励丈夫要奋发图强,考取功名。为了让丈夫专心读书,郭氏承担起家中的一切,她辞退了家中的佣人,白天下农田,晚上做家务;洗衣做饭,纺纱织布,照顾孩子。对于一个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女子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然而,实现梦想并非如想像般容易,袁耀东努力读书到37岁,仍没成功,反而染上了痨病。痨病就是现在的肺结核,这种病在医疗科技并不发达的清朝,无疑于不治之症。虽然郭氏尽力服侍,悉心照料,最终,丈夫还是撒手人寰。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丈夫的离世并没有让郭氏灰心丧气,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葬礼结束之后,郭氏在袁耀东的灵牌前,给几个年幼的孩子们训话,如果谁不发奋读书,就对不起的她和自己的父亲!孩子们都热泪盈眶,跪着朝父亲的灵牌磕头,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此后,她含辛茹苦独立抚养五个子女。为让孩子们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她低声下气地回娘家要钱,给儿子请有学问的教书先生;为让孩子们衣食无忧,她更加勤俭节约,辛苦劳作。在她的精心教导下,终于帮助袁家完成从农耕,到耕读,再到入仕的华丽转身。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1876年,她的曾孙袁世凯来到淮阳弦歌书院听吴院长讲课,吴院长接触过西方的先进文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经世之道,而与吴院长莫逆之交的本地大土豪于员外也经常带儿女前去听讲。在那里,一个项城官宦之家的浪荡公子巧遇淮阳乡绅土豪家的金枝玉叶……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或许是于家二小姐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气质,吸引了年轻的袁世凯;或许是其貌不扬却过早流露出英武霸气的袁世凯,引起了于家二小姐的关注。就在那年,袁世凯完成了他人生的两件大事:秋天在老家河南参加乡试,名落孙山;年底,在老家河南成婚,洞房花烛。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两年后,袁氏家族分家,袁世凯带妻子于氏和儿子袁克定搬迁到陈州的大宅居住。他平日里喜欢呼朋唤友,虽读书不怎么样,却有附庸风雅的嗜好。于是,就张罗一帮秀才成立了“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两个文社,自己当起盟主,广交才俊,文社的花销都由他包下。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此后,于家二小姐跟随袁世凯风风雨雨几十年,或落魄或荣耀,始终相伴;虽然袁世凯也像很多成功的男人一样,风流花心,但她原配的地位却从未撼动过,并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的背景下,仍没忘记册封给她皇后的名分,即便这名分并非是她所想要的。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因为在丈夫称帝问题上,她是极力反对的。两人曾私下进行过激烈交锋。眼看阻挡不住丈夫的野心,她只能无奈地对丈夫叹道:“堪曹操之大才,行袁术之败笔。”这句一语中的且很客观的评价,正击中袁世凯软肋,但骑虎难下的他,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袁世凯一生共有一妻九妾,生育32个子女。不过,在袁世凯的众多妻妾中,除了正妻于氏为人端庄谨慎、贤慧明理外,其他姬妾的“文化层次”及“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要么出身贫贱,要么混迹青楼,要么异国他乡,不能入乡随俗。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在项城袁寨古民居的展厅中,陈列着有关于夫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欧洲参战士兵捐款,以及亲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学训词的珍贵资料。由此也不难看出,于夫人并非如坊间传说的既封建又刻板的夫人形象,相反,她应该是位既开明又有文化的女人。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因为于氏曾有被册封皇后的经历,所以,在她淮阳齐老乡于集村的娘家,她的兄弟们也被名正言顺的称为国舅爷,所居住的房屋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国舅府”。据说,当时规模很大,到现在仅存正房和东西配房。2011年被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那天是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编从北环出发,沿途经过淮阳的沈庙、柳林、侯家铺,再从侯家铺折向北即到了于集村,共骑行二十多公里来到这座被称为“国舅府”的遗址。在于集村外围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壕沟痕迹,可以想像以前这个村庄,也应是座有能力抵抗外敌骚扰的坚固村寨。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在于集村街上打听国舅府,很多人都知道,并会很热心地给你指路。国舅府在于集村十字街口西面路北约50米的临街门面房后面,如不仔细观察,很难让人发现。走进这处杂草丛生,破落的让人有些失望的院子,着实令人有种遗憾加缺憾。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院子内仅存的正房和东西配房,为硬山式建筑,灰色小瓦顶,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有廊,廊配二柱,前廊的檐板下饰有木雕的莲花。联想到淮阳城内端敏袁公祠,感觉与该房屋的造型大同小异,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起来有些简陋,感觉在当时也不能称其为豪宅。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返回的路上,看到田间的麦子已经泛黄,不由让小编思绪飞扬。一百年前于家二小姐或许就在这片麦田里与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谁曾想到因一代枭雄的出现,打乱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她也因此被间接地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后。

采撷生活点滴 照亮美好人生

淮阳这个村有座名副其实的——国舅府

玄子原创图文作品 转载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淮阳   国舅   项城   痨病   灵牌   土豪   大总统   正房   帝制   山房   河南   名副其实   美文   皇后   院长   丈夫   小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