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作者絮语:

  八仙体,即把同一诗句放在律诗的八个不同位置,写成八首不同的律诗,且自然连贯,浑然一体。作者在体前加“仿”字,就是说它还不是真正的八仙体,只是将同一诗(或叫顺口溜)句《故乡古陈州》放在诗的不同位置。律诗要求平仄相应,中间两联成对,用古韵。作者用的是中华新韵(《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的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而编写的声韵书);如八首全用格律诗写,束缚人的情思,影响内容的表达,最主要还是自己的功力不够,故只是“仿”。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故乡古陈州


01


故乡古陈州,古也名宛丘。

羲皇故都地,陈楚都王侯。

历史名人多,三苏常居留。

孔子居弦歌,包公铡国舅。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2


人杰地灵处,故乡古陈州。

七台八景美,八卦定神州。

万亩龙湖水,千船万人游。

鱼跃蒲苇间,鹅鸭岸边休。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3


荷花美而多,万里云天阔。

故乡古陈州,回眸赏阡陌。

雪寒风景奇,冬冷江湖客。

早出看彩霞,晚归观日落。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4


往事触心头,母校心中留。

百年淮中在,故乡古陈州。

岁月如龙湖,学子似水流。

桃李满天下,砥柱立中游。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5


羲陵淮中西,宏与故宫比。

陵高山突兀,碑文苏妹题。

故乡古陈州,新貌奔眼底。

交通网天地,楼厦拔地起。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6


由县改区后,更上一层楼。

羲陵区新修,庙会人如粥。

客外亲友赞,故乡古陈州。

龙湖龙腾飞,牛年望更牛。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7


桃红麦浪里,林密鸟群啼。

秋收一片金,瑞雪飘银絮。

农村新瓦房,参差看亦奇。

故乡古陈州,大康望可及。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08


万载古宛丘,神人竞出头。

千古文明地,祖宗在保佑。

我辈虽老朽,客外心未走。

亲友无不爱,故乡古陈州。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注 释

1、古陈州:(辖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县;公元742~758年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今习惯以其官府所在地淮阳城(今周口市淮阳区)为陈州。

2、羲皇故都、陈楚都:人祖伏羲、古楚国、陈胜起义后相继在此建都城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3、历史名人多:首推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他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他综合各个部落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后有神农炎帝都陈,率先民步入农耕社会。道教创始人老子生于陈。楚顷襄王都陈城,故淮阳又称“陈楚故城”。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历代文人如李白、李商隐、张九龄等都在此留下不朽佳篇。还有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陈胡公(“陈”的由来),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周文、五代及北宋初将领符彦卿,西汉名臣汲黯,陈思王曹植等在此任职、居住。考古学家称:中国历史,六千年前看淮阳。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4、三苏:指苏轼、苏辙、苏小妹;苏轼之弟、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被贬陈州,筑台读书,台周种荷,成为淮阳七台八景之一的读书台。

5、孔子居弦歌,包公铡国舅:孔子在陈“绝粮七日”,仍弦歌讲诵不止,激励后人严谨治学、志存高远,后人便于弦歌台建殿厚祀孔子;“铡国舅”:陈州三年大旱颗粒不收,包公奉旨下陈州查赈,发现四国舅在此欺男霸女、荼毒百姓、克扣赈粮、强征壮丁建花园,使陈州民不聊生,包公查明,龙头铡铡死四国舅。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6、七台八景美,八卦定神州。七台有: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的画卦台、圣人孔子“陈蔡绝粮”的圣地弦歌台、苏辙读经诵诗的读书台、北宋狄青的梳妆台、炎帝神农氏“教民艺五谷”的五谷台、秋胡妻罗氏瞭望在鲁当官丈夫的望鲁台、劝诫田氏三兄弟和好的紫荆台;八景有: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八卦:是中国“群经之首”、《易经》的核心理论,也是当今尖端科学理论的母体理论。有诗云:一画开天文明始,留待后人悟天机。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7、淮中:淮阳中学肇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任陈州知府刘更寿奉旨在城内文昌宫柳湖书院开办学堂,时名为“陈州府中学堂”。

8、羲陵淮中西:羲陵即太昊伏羲陵,在淮中的西面。羲陵是为“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兴建的大型陵庙,中国名陵之首。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按明故宫修建),历代帝王51次御祭。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朝祖的盛会是天下第一庙会,会期一个月。会期间,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湖北等数省的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进太昊陵朝祖进香,高峰时,每天可达数十万人。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活动项目之多,都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担经挑”、泥泥狗更具特色。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9、碑文苏妹题:苏轼之妹苏小妹用手绢蘸墨在伏羲墓碑上题字,此碑今仍在。


关注淮阳文旅 尽享美好生活

巧用八仙体,赞美俺家乡——近距离品味古城淮阳的诗和远方


来源/《大豫坊》

作者/99铭一

插图/编辑/玄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淮阳   柘城   炎帝   故宫   孔子   声韵   国舅   律诗   故都   碑文   包公   始祖   近距离   美文   后人   古城   故乡   远方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