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备考优秀作文:历览前贤家与国,成有勤俭败由奢

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仍然是世界上历经几千年而延续不断的唯一的民族。这和中华民族有着很多的优良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节俭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

小时候经常见到写的春联:勤俭持家,节约光荣。还经常听到:铺张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乡下还有一句话是:要省囤尖,不要省囤底。意思是说,粮食从接下来都应该开始俭省节约。民谚云:“浪费米,浪费面,浪费米面折寿限”。可以说,节俭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官府文人,下至田野百姓,无人不晓。

前些年由于有人高喊促进消费,致使俭省节约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受西方生活观念的影响,动辄讲名牌,比排场,比阔气,奢靡之风盛行。有不少人就根据别人的衣食住行、穿戴所用而区别看待人。

中高考备考优秀作文:历览前贤家与国,成有勤俭败由奢


正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所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古人非常重视对节俭的教育。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俭省节约呢?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可以说,节俭是品德 高尚的人的共同特征,是百善之根;奢侈是最大的罪恶,是万恶之源。

中高考备考优秀作文:历览前贤家与国,成有勤俭败由奢


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说:“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这告诉我们,生产的东西是有季节限制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这样就会导致物质匮乏。奢侈之风,如果不加限制,就有可能导致国家大乱。

今天,全国人民都已经脱了贫,过上了小康生活,不但吃得饱、吃得好、穿得暖、穿得好,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汽车。是不是我们都不需要节俭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来倡导节俭,约束浪费行为。媒体报道的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暴殄天物是一种犯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忍饥挨饿,就连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也有成千上万的人食不饱腹。我们应该警钟长鸣!

中高考备考优秀作文:历览前贤家与国,成有勤俭败由奢

我们要响应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把节俭落到实处。

让我们牢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历览前贤家与国,成有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力戒奢侈,永葆国家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谨身节用   智勇   直道而行   俭省   谁知盘中餐   厉行节约   粒粒皆辛苦   前贤   奢靡   勤俭   节俭   美文   中华民族   君子   古人   节约   奢侈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