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在原著当中,作者刘静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农村人的同情和不忿。

从一个农村留守妇女到嫁给老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江德华看似幸福的一生,实则很苦。就像江德福从一开始说的那样,他太心疼自己的妹妹了,所以想让她到城里享享福。

和张桂兰一样,江德华也是一个农村留守妇女。她的丈夫跟江德福一起当兵,却没有同样的幸运。上了战场以后,多少年没有音讯,生死不知,留下江德华在农村照顾公婆,像一个免费劳动力一样干着田地里的活。

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她也许不讲卫生,也许干活不细致,可是干起农活来,城市女人永远也比不上她们。正是因为如此,江德华的婆婆用一纸婚约将她留在了农村,让她守了很多年活寡。

同样是丈夫杳无音讯,张桂兰选择了背叛,可是江德华却始终如一,对于情爱之事没有半分想法,甚至在和老丁结婚的时候,还像是一张白纸一样。

那一年,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回顾过去的人生,她太苦了。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在那个年代,农村人娶媳妇不只是看长相,除了能生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干。如果将江德华和安杰同时放在农村,江德华一定更有市场,也更有生命力。

可是,江德华的战场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市。

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在农村干苦力,所以江德福不顾安杰的反对,一定要将江德华接到城市里来。大多数农村人在出人头地以后,都会想着让家里的人享自己的福,那个时候的江德福,也只有江德华这一个妹妹了。

不得不说刘琳的演技太棒了,把江德华初到城市的那种惊奇、兴奋、又局促不安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每每看到江德华小心翼翼看着江德福的家的时候,都会想到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的窘迫。

就如江德福料想的那样,安杰容不下江德华。

一个是漂亮知性,并且特别爱干净的城市妻子,一个是大字不识,连马桶都不会用的农村妹妹。如果她们之间发生冲突,一定是江德华做得不对,那个时候的江德福,已经初具城市人的习惯。

可是亲人之间,从来都没有对错,受苦的那个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偏爱,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来到城市之前,江德华的日子过得太苦了,所以江德福一直苦苦恳求安杰让着自己的妹妹。

江德福这样做无疑是没有道理的,可是作为哥哥,他只能这样做。和安杰比起来,江德华就像是一个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

就像安杰到了农村,什么事情也不会干,自然也要江德华多担待。江德福让安杰让着江德华或许不对,但那是他一颗做哥哥的心。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不吃亏的嫂子

恃才傲物从来是文人的通病,作为资本家的女儿,安杰看不起江德福,说他是乡巴佬,更不用说他的妹妹江德华了,她们连吵架都吵不到一起。

初到江德福家,江德华是带有防备心理的,就算这是自己的哥哥,可是他已经结了婚,有自己的家庭,小姑子住在哥嫂家里,也算是寄人篱下,她生怕自己被嫌弃。

农村亲戚到城市生活,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那种感觉。敏感的自尊让江德华格外在意安杰的每一句话,即使安杰善意地告诉她用错了抹布,她也会多想,觉得安杰看不惯她,嫌弃她太脏。

安杰本身就是看在江德福的面子上才好言相劝,在江德华的一惊一乍中,两个人终究还是无法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当安杰和江德华吵架之后,安杰拉断了厕所冲水的绳子,江德华像是抓住了小辫子一样告诉江德福。在她心中,她和安杰并不对等,所以在对方犯错的时候,才想要告诉更多的人,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

在几个回合之后,安杰对江德华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在看到江德华将自己嚼过的东西喂给自己的孩子时,她终于爆发了,和江德华吵了起来,而江德华的每一句话,句句都是以江德福为先。

江德华始终认为是安杰耽误了哥哥的前程,更认为她是在享江德福的福。对于江德华而言,她嘴里说着这是她哥哥的家,内心还是顾忌安杰的,所以只能拿江德福做吵架的筹码。

对于安杰而言,她宁愿请一个保姆也不愿意让江德华来照顾孩子,因为她觉得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搞得太复杂。

吵架的时候,她说的话,一针见血,句句扎中要害。江德华胡搅蛮缠,可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傻子,就像在结婚的时候,她说哪有小姑子一直住在嫂子家的,她心里很透彻,只是不愿意说而已。

那些脸皮厚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不辨是非,而是辩了是非以后,自己就彻底输了。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带孩子的半生

安杰最终还是接受了江德华,因为江德华确实很能干,这也是她的妥协。

在妥协之后,她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姑子,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即使自己的姐姐安欣,也无法像江德华一样任劳任怨。

安杰生了龙凤胎,安欣在海岛上照顾她坐月子,两人同样大吵了一架。不管谁对谁错,也不论吵架的原因,总之,安欣无法像一个老妈子一样照顾她,但是江德华可以。

和大多数强势的女人一样,安杰并不将重心全部放在家庭上,也不愿意依附江德福活着。她要当老师,就必然不能顾及孩子。因此,江德华就成了重要的人物,她帮安杰带大了所有的孩子。

安杰对待孩子一直没有耐心,如果没有江德华,也就不会有安杰想要的诗意人生,她和江德福的婚姻也会面临更多的鸡零狗碎,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过去的大半生里,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她将江德福和安杰的子女看成自己的孩子。她的真心换来了安杰对她的爱护,可是在外人眼中,她依旧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存在。

在农村亲戚上门求江德福帮忙的时候,她们只认安杰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而江德华就是和她们一样的存在。在农村亲戚质问江德华算老几的时候,安杰一句她是这个家的姑奶奶,肯定了江德华的家庭地位。

因为带孩子,江德华没有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安杰一家人的生活就是她的全部。好不容易她遇到了老丁,她终于有了自己想要过上的生活,所以即使她又是像老妈子一样照顾老丁和他的孩子,她也心甘情愿。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吃过的苦

遇见老丁,江德华就觉得他好,一定要嫁给他。

对于江德华这样习惯照顾别人的人来说,别人拒绝让她照顾反而是对她的客套。她习惯被人需要的感觉,因为没有文化,她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安全感,也是她存在的最大意义。

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当有一天,我们强大到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她反而会觉得失落,适当的麻烦,可以让她更有成就感。江德华就是这样,只是曾经给她这种感觉的是安杰和江德福一家,现在是老丁。

并不是老丁一团糟的生活离不开她,而是她需要通过照顾老丁来刷存在感,所以她一定要嫁给老丁,这就是她对老丁的爱

可是老丁并不愿意娶她,他有了一个二次选择伴侣的机会,他不愿意再娶一个像王秀娥一样的女人。他的结婚对象可以是牙医,也可以是葛美霞,而江德华只能像一个备胎一样。

葛美霞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一个渔霸的女儿,高不成低不就地将自己拖到了一个尴尬的年龄,她赢过江德华的最大理由就是她有文化。江德华的一生都在吃没文化的苦,可这并不是她的错。

好在她的命运不错,做了几次备胎之后,终于嫁给了老丁。可是老丁家里也不是什么福地洞天,老丁和王秀娥的孩子已经有了好几个孙子,即使是没有血缘的奶奶,她也含辛茹苦地给他们带孩子。

付出了这么多,谁又真的心疼她呢?

当她面临谁和老丁合葬这个问题时,曾经的付出让人觉得可笑。归根究底,她是一个没有血缘的后妈,王秀娥才是老丁的大老婆。

如果没有江亚菲的仗义执言,真的再难让人相信好人有好报这句话。可这对她依旧是不公平的,江亚菲是为自己的姑姑出头,这并不意外,可是老丁的那几个孩子呢,她做到了一个奶奶应做的事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一直都在付出,却并没有成正比的回报,她的一生,太苦了。

《父母爱情》江德华边走边哭的名场面,不只是因为幸福,她太苦了

同样的幸福,她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从苦难中成长出来的人,一点点幸福就觉得整个人生都亮了,而有一些人,她们像是上天的宠儿,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更多的幸福。

江德华的一生太苦,最后安杰对她的信任和依赖,江亚菲为她的出头才是真正的善有善报。作者刘静对这一类女人充满了同情,她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像老妈子一样照顾别人,可是也生怕别人不需要她了。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为一旦没有其他附加价值,那就只能靠照顾别人得来的施舍生存。当然,选择像江德华一样也可以,但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抱怨没有人心疼自己的付出和劳累。

因为这条路太苦了,付出和回报不会成正比,当习惯成了自然,你的所有价值都会被消磨得干干净净,成为别人口中的理所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备胎   小姑子   幸福   都会   老妈子   寄人篱下   美文   场面   哥哥   父母   习惯   妹妹   农村   孩子   人生   女人   更多   爱情   城市   江德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