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是心魔

佛说:“如心动则人妄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心妄动,则情绪生。如果你控制不了情绪,就一定会被情绪吞噬,带来诸般痛苦。


所以说,情绪,就是你的心魔。管好你的情绪,才能过好你的一生!


01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坛经》有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一念悲,则万物皆悲;一念喜,则万事同喜。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情绪。


禅宗有一则公案:


唐代高僧德山宣鉴禅师很是不解六祖所说的“顿悟”。


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南方,想要找机会与龙潭崇信禅师一较高下。


一天夜里,崇信禅师问他:“夜已深了,怎么还不归去?”


宣鉴说:“天黑。”


于是,崇信递来一盏灯,宣鉴刚伸出手去,崇信就把灯吹灭了。


当下,宣鉴顿悟。人生不论在何种境地,最重要的,是点亮自己内心的灯,而不是去希冀别人给你一盏灯光。


一个心中满是负面情绪的人,即使外界亮如白昼,也丝毫照不亮内心的黑暗。


情绪,就是心魔


人在愤怒的时候,会失去理智;人在悲伤的时候,容易冲动。不论贫穷富贵,谁也抵挡不住情绪的侵略。


所以佛家常说:“向外做功夫,总是痴顽汉。”


真正的智者,懂得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苏东坡仕途坎坷,曾被贬到一处贫穷落后的海岛,连个大夫都没有。但他却从不忧郁,而是笑谈道:“京城有多少病人命丧于医师之手啊,我太庆幸这里没有大夫了。”


所以,历经人生起落的苏轼,依旧能活得豁达自在。


人生在世,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是一生最好的修行!


情绪,就是心魔


02

控制情绪,就是控制你的心魔


《菜根谭》中说:“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


一切情绪,皆由心魔起。降服自己的心,则群魔退,情绪自然稳定。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位禅师途径某村庄时,村中的人对他言语很是不敬。禅师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说:“谢谢你们来,不过我还在赶路,我必须尽快去下一个村子。”


“你们如果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等我明天回来后再告诉我。”


人们纷纷不解,疑惑道:“我们这么骂你,你怎么毫无反应?”


禅师笑着说:“如果十年前你这样说的话,也许我会有些反应。可十年后的我,已经不在被情绪所扰了,我不再跟随别人的情绪做反应,而是跟随自己的心念来做事。”


被情绪控制,你就是情绪的奴隶;控制情绪,才不会痛苦烦恼。


一个情绪不稳的人,人生注定是悲哀的。


情绪,就是心魔


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的烦恼痛苦,都是由自己内心产生的。情绪越失控,心魔就越兴奋。


所以说,你就是你的世界,你所想到的,就是你会经历到的。世上本无事,看开了,你就不会痛苦了!


你的情绪,影响着你的气场。你的情绪,就是你的一生!


情绪,就是心魔


03

情绪好了,一切都好了!


佛门中有句话,叫:“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意思就是说内心波澜不惊,人就不会恐怖畏惧。同样的,你的情绪好了,人就不会受伤。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乞丐在一起聊天。


一个乞丐说:“你们看,我有十二只碗,我可以每天换着用,心情好的话用好碗;心情不好了就用坏碗,你们看我多富有!”


第二个乞丐就说:“你这算什么!我有十二张草席,我想铺几张就铺几张,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三个乞丐是个跛子,他小声说:“我没有那么富有,但我可是断了腿的,试问,有谁能比一个断了腿的乞丐更富有呢?”


话音刚落,一个妇人路过,看着瘸腿的乞丐心生怜悯,往他的身旁丢下钱财后走了。


只要换一个想法,瘸腿就不一定是坏事。所以,这世间的烦恼,都只存在于自己的不良情绪中。


《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人的情绪是能转换的,情绪一变,万事皆不同。


有位哲人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崇信   菜根谭   凡夫   佛家   情绪   瘸腿   诸般   禅师   美文   大夫   贫穷   乞丐   内心   烦恼   痛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