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恩将仇报,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

人有上、中、下三品,划分的标准不是财富地位,而是心胸格局。


一、下愚者恩将仇报


下等人恩将仇报,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


古人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施恩与人,得到的可能不是感激,而是仇怨。


农夫救蛇,东郭和狼,都是受恩不报,反咬一口的例子。


《红楼梦》里也有这样的故事。


贾雨村受甄士隐资助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才得以进京赶考,而后飞黄腾达。


后来甄士隐的女儿被人贩子拐走,贾雨村明明知道香菱就是恩人的女儿,却还是把香菱判给了恶霸薛潘。


他因为贪婪残酷被处置,得贾政帮忙,才被二次起用,贾家对他来说是大恩人。


后来贾家落难,他不仅不帮忙,反而因为「怕人说他回护一家」,落井下石,导致贾府被抄。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后来东窗事发,贾雨村最终锒铛入狱。


人善人欺天不欺。


天道轮回,总有报应,多行不义必自毙。


无法做到以德报怨可以理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可以不宽恕,但是绝不可以去伤害。


害人者,终究害己,行善才能安宁内心,远离祸患。


二、中人者恩怨分明


下等人恩将仇报,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


人心换人心,你真我也真,你假我转身。


他们没有恩将仇报的毒辣,也没有以德报怨的高尚,但是他们真实率性。


曹操仰慕关羽的人品才华,为了留住关羽,待之以礼,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关羽上马时曹操亲自扶他上马、手提衣襟,下马时派人做下马蹬、踩人背下马。


还以天子的名义封他为汉寿亭侯。


后来华容道上,曹操山穷水尽之时,关羽终究放了他一马。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必报,有仇不饶。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孔子说:以直报怨。


他们有自己的准则,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你。


别人的善意他会回报,别人的傲慢,他也绝不委曲求全。


他们未必是什么好人,但是,最起码他们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和这样的人相处,只要你足够真诚,也必然换来真心。


三、上智者以德报怨


下等人恩将仇报,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


三国时期,孟获叛乱,诸葛亮七次擒获他,又七次饶恕他。


最终,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效忠蜀汉王朝。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们要善待,不善的人也要善待;对守信的人要讲信誉,对不守信的人也要讲信誉。


慈悲的人没有偏见,在他们眼里「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过是遭际不同,造化弄人。


所以,慈悲之人心量更大,更容易看开,更能容人。


以德报怨,不只是修养,更是一种格局。


古往今来,能有这样格局胸襟的,实在寥寥无几。


能以直报怨,不恩将仇报,就已经很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恩将仇报   汉寿   蜀汉   华容道   以直报怨   多行不义必自毙   遭际   以德报怨   人心   恩人   慈悲   美文   守信   格局   信誉   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