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赏秋诗

秋天到了,让人涌起无限瑕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中国文人是有“悲秋”传统的,原因就是,秋天万物凋零,大地一片萧条之景,很容易引起敏感的诗人寂寞悲凉的情思。

秋日赏秋诗

最喜欢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道尽了秋的伤怀。

秋思由秋景引发,秋景离不开秋月,中秋之月是圆满的,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更是思乡情切,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此中极品

秋日赏秋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四句,信口吟来,没有奇特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秋天一到,倦鸟思归,望着天上明月,更会增添几分对情人的相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忘月怀远》)

除了秋月,还有秋风,在古代,风被认为是大自然的信使,遇到秋风,想到的自然是家书

秋日赏秋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 《秋思》

寥寥数语,就完整勾勒出秋之全景,寅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当属元代马致远的神来之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之景在有情众生眼中会发出迥然不同的“情语”,在萧瑟的秋景中还能保持积极乐观的诗人要少得多,这样的作品也愈发显得诊贵、亮眼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秋日赏秋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瘦马   怀远   湘江   老树   全景   万户侯   情景交融   秋景   家书   萧瑟   秋日   美文   秋风   明月   诗人   大地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