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1

《千只鹤》:“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


川端康成擅长表现纤细的美丽,但《千只鹤》绝不是仅仅为表现“美”的观念,其笔下人物的悲哀宿命也尤为明显。


菊冶承继了父亲的风流与自私,将爱无限制的给予,造就了文子与太田夫人的悲剧,最终连自己也难逃孤寂的结局。


细细思量,一切的悲剧都是爱与道德的冲突。


怯懦,无法扯断枷锁。


一旦坠入爱河,只有仰首面对,除此外别无他法。


爱本就是一场对环境的挑战,胜者圆梦,败者茕立。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千只鹤》的美是毋庸置疑的,其充盈全篇,情景交融使美好更上一层。


文中随处可见:


“小姐的周边,仿佛有又白又小的千只鹤在翩翩飞舞。”


这样的句子,读完令人觉唇齿留香。


如此的美好使人恍如置身仙境,但美好的表象掩盖不了悲伤。


正因如此,它才有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息,更贴近生活。


使人不禁沉思——我们也曾有美好的爱置于眼前,是否勇敢追寻过?


文中的菊冶在一次茶会上,偶然遇见雪子,他欣赏了雪子点茶时的情景,“她那艳丽的长袖和服的肩部和袖兜隐约反射出柔光。”


高雅、美丽之类的词汇,像浪潮一般涌入他的脑海。


或许,这就叫一见钟情吧。


在烟火尘世的我们,也有过许多美好的瞬间,只是我们让这雪花融化了。


在讶异雪子的美丽之余,他见到逝世父亲的女人太田夫人,及其女儿雪子。


他的爱太泛滥,像汪洋一样淹没了太田夫人,而太田夫人的温柔也让他领略父亲曾经经历过的愉悦享受。


于是,相差二十多岁的两人度过了一夜,悲剧也就此开始。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2

即使以我个人的眼光来看,这段恋情也让人难以接受。


千千万万这样的眼光,构成了一场生离死别。


内心的爱与罪恶感交互错杂。


终于,在一个雨夜,太田夫人吞安眠药自尽。


爱,终于死在“道德”面前。


每一个充满“道德”的眼光,都是刽子手。


她爱上菊冶,或许只是在菊冶的身上,看见他父亲的影子,把一切的思念和曾经的爱意都给了菊冶。


巴金的《月》曾言:“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这极为符合这段畸形的爱恋。


不断袭来的罪恶感亦包围着她,内心愧疚地逼得她走投无路,在害怕那异样的眼光下,她自寻短见。


夫人辞世后,菊冶夜难成眠,在酒中掺了安眠药,却依旧经常梦见她的笑颜与千般温柔,恍惚梦醒,珠泪成串。


他是爱她的,却有些怯懦,没能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温暖,他为此痛苦与后悔,但这没有用,斯人已去。


他们的不幸是宿命,人世间有几回爱胜道德?不过是一场悲凉,一枕黄梁。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命运总是那么相似,他爱上了文子,如同太田夫人爱他一样。


虽然文子也爱着他,却不想重蹈母亲覆辙,她同母亲一样,认为打搅了雪子与菊冶之恋,背负着不合世俗的沉重罪恶感。


文子亲手摔碎了母亲的志野陶,如雪般纯洁的悲痛驱使她离去,她带着“死亡就在脚下”这句话远行他方。


爱,再一次败给了道德。


经历的人再一次悲彻心底,却又无能为力。


一直令菊冶欣赏的雪子听说也要结婚了,接连而来的晴天霹雳,使菊冶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每一个他爱的人,爱他的人,都如风中飘絮,乘风而去,这是何等的悲凉孤寂。


人世最大悲哀,莫过于此。


作者到这里也就停笔了,或许悲哀也浸没了作者的心头吧。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3

川端康成在写完《千只鹤》后曾说,他幻想着在夕阳笼罩的树林和天空下纯白的千只鹤翩翩翱翔。


并题诗曰:“春空千鹤若幻梦”。


诚然,美,总是像一场梦,虚无而纯粹。


川端康成致力于把内心所想之美,用人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所谓人物化。


纯洁的雪子是川端康成心中“美”的代表。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美是存在于希望和想象中的,如若希望和想象成为现实,美将不再是美。川端康成在《湖》中就提出了这一观点。


或许这也是雪子没能与菊冶完美在一起的原因吧。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什么样的爱情是符合“美”的爱情?


那就是不完满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缺乏了完整,终究没有迈出肉体那一步,所以为人所追捧,称为一个美好的爱情。


这就是给人留下一些期待,以此达到完美的结果。


《千只鹤》留下了种种的遗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是残缺的完美吗?


中国的《琵琶行》《阿房宫赋》不都如是吗?


可此类表象,终究是不完美的,令人痛苦的,所以川端康成美丽的笔下,常常带着一抹淡淡的悲哀。


爱是两个心灵的浑然的交合,何必在乎礼教种种。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确实要勇气。


但是为了爱,为了避免《千只鹤》般的悲剧,又有何不可为?


回眸这本书,有许多令人不解和厌恶之处,它们与美共存,正因为有对比,美才突显得那么高贵、纯洁。


《千只鹤》表现了川端康成内心的美和道德与爱冲突的悲哀宿命,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一般: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千只鹤》:当爱情与道德“冲突”时,注定了悲哀的结局

END

爱与道德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

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川端康成   悲哀   道德   爱情   罪恶感   怯懦   美文   宿命   夫人   纯洁   悲剧   眼光   冲突   内心   结局   父亲   美好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