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情怀总是诗(下)(青春燃烧的岁月之七)

我开始自学,读书,投稿。深夜的油灯映着我笔耕的身影;早上的晨曦里有我朗朗的读书声。


少女情怀总是诗(下)(青春燃烧的岁月之七)

图片源自网络

院里有棵杏树,早春,一树的雪白,晶莹的花瓣在料峭的春寒中轻颤……树下,小板登上坐着读书的我,偶尔有一两片花辫飘然落下,掉到翻开的书页上。花瓣间的天,湛蓝湛蓝的,太阳懒懒地露出笑脸。

一封封沉甸甸的稿子寄走了,带着我浓浓的期盼。接着开始一天又一天盼着邮递员绿色的身影,竖起耳朵听大队高音喇叭喊我拿信的声音。一封封投稿信又被退回来,各个编辑部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在我的案头排了老高一摞。没关系,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爸爸说:“这年头,文学青年太多,没有人脉关系想发表文章,太难了。”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即使一百次跌倒,我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继续战斗!

为了向编辑老师请教,坐大牛车都晕的我乘公共汽车,奔波于路上。我曾背着稿子去过《散文》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丑小鸭》杂志社……

终于有一天,我的散文被三级党报《廊坊日报》的副刊《打谷场》采用了。那年,我虚岁19。捧着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低,我把自己变成了铅字的这几百字的小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才知道,《打谷场》当时是半月出一版,来稿量之大超出想像,文章的采用率极低。

在《廊坊日报》投稿审稿的交往中,我认识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编辑张庆贵老师。是他把我的稿子从堆积如山的稿件里筛选出来,加以采用,而且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连续三期用了我三篇稿子!我黑暗的心空终于亮起了生命的曙光……


少女情怀总是诗(下)(青春燃烧的岁月之七)

图片源自网络

后来,我骑自行车走了70多华里,到《廊坊日报》社,第一次见到了张庆贵老师。

他很随和,笑眯眯地问:“你就是张国花?不错,写得真不错!“走的时候,老师还给了我一个笔记本和两本稿纸。

以后的日子,书稿往来,张老师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慈父。他每次出差来永清都特意联系,并留出一点时间跟我聊聊工作,学习,生活……

我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河北日报》、《廊坊文学》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陆续发表,我也逐渐成为了廊坊日报各版面熟悉的活跃作者。

小鹰羽翼渐丰,展翅翱翔。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廊坊日报》的《打谷场》副刊是我这只小鹰起飞的地方……

张老师是我的伯乐,对他,我有很多的对不起。可惜老师退休后不久因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没有享受几天休闲的日子。

张老师第一次发病住院的时候,我听到消息后匆忙赶到医院,又赶到老师家里时,看到的他依旧是笑眯眯地谈笑风生,没事人一样。他尽量淡化自己的病情,天真的我以为老师真的没事了。

那次,慈祥的师母为我做了好多好吃的。老俩口开心地陪我吃饭,站在院门口目送我回家。谁知这竟然成了永别……

老师,我曾为生活所迫有十多年放弃笔耕,总觉得对不起老师的培养,没脸见老师您。好久没有跟您联系,总觉得您和师母一定在廊坊生活的好好的。

哪知道再鼓起勇气想去见您的时候,已经是您离世七年后了……多少的懊悔,心中的惭愧,都没有机会向老师您说了。

老师,对不起!对不起!!


少女情怀总是诗(下)(青春燃烧的岁月之七)

每年的春节,中元节,我都跟爱人给张老师烧纸钱,烧寒衣。

张老师,我们都非常思念您。愿您在天之灵安息,愿您幸福快乐!

感谢你的到来 你的关注和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感谢文字中的每一次相遇,相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法制日报   永清   伯乐   打谷场   人脉   廊坊   小鹰   师母   副刊   稿子   湛蓝   杂志社   美文   花瓣   情怀   岁月   少女   老师   青春   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