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认天赋差异只强调主观作用,这样的思维还要祸害多少学生

如果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那这个世界上也许根本没有穷人;如果只靠刻苦努力学习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话,那就不会有三流大学的存在。一切忽视客观硬件只强调主观能动的错误思想,只会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习也一样。

不承认天赋差异只强调主观作用,这样的思维还要祸害多少学生

智商天然是有差异的

前面看过几篇所谓优质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文章,文章的大意就是:孩子的成就和学业成绩与天赋无关,只要方法对且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还列举了貌似正确的很多后来居上的学霸案例。还有人抬出不知那个名家说过的:成功=1%的天赋+99%的汗水来作为看似正确的论调来证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听话者断章取义完全没有综合理解出言者此言之语境,完全没有理解出言者为何要这样说、完全没有理解此言真实含义。能说这个话的一定是顶尖的人才,顶尖人才的聪明才智绝非一般人可比,对于天赋之敬畏比一般人更甚。因此说出1%的天赋既是自我谦虚的说法也是对天赋智力敬畏的正确表达,从未见过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说自己聪明绝顶,真正天赋异禀的人都是谦虚且谨慎的,他们所说的1%绝非普罗大众想象的1%。只要明白了这层道理,你还会认为天赋真的只占1%吗?

不承认天赋差异只强调主观作用,这样的思维还要祸害多少学生

有时候,越努力,越失败

天赋有很多种,智力天赋、语言天赋、数学天赋、音乐天赋、运动天赋等等,在每一种行业都有顶尖的人才存在。当然,天赋也分高低,不同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存在,正视这个差异的存在,我们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正确方向上努力才是最好的办法。那些主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所谓教育家正在把孩子们带入深坑,一遍遍地给家长和孩子灌那些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假励志毒鸡汤。这些老师和专家正在迎合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欲把每个孩子都当学霸培养的心态完全脱离正常的自然规律,威逼利诱许多并不具备学习天赋的孩子在读书上埋头奋斗。看似励志,看似正能量,实则一厢情愿。

在某方面具有天赋的人是天然存在的,不能因为我们的自欺欺人,就能抹平普通人和天赋拥有者之间的差异。这样的例子不需要枚举,因为实在太多,比如运动,再努力的中国足球也到不了世界之巅、再勤奋的长跑运动员也跑不过非洲黑人。没有天赋作为基础,努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好比一个身高只有160厘米的男孩不管多努力去练篮球,你觉得他能达到姚明的水准?同样的道理,学习也是一样,一个资质平庸甚至低下的孩子怎么可能在读书这条道路上走得长久?

不承认天赋差异只强调主观作用,这样的思维还要祸害多少学生

缺少天赋再怎么努力也打达不到天赋者的高度

不承认天赋的重要作用就是在自欺欺人,正视这样的差异的存在,我们才有可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向我们稍有天赋的方面发展。不是说没有天赋的人就没有前途,而是不要在我们没有天赋的地方花更多无效的时间。行业有360行,天赋可能有无数种,找准自己喜欢干、又能干的行业,在自己又有能力干好的事情上多花时间才最有可能成功。

天赋尽管重要,但要想在某一领域内学有所成,努力都是100%必须的。天赋正如未经雕琢的天然玉石,要想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不停地打磨都是必须的。如果只是拥有天赋就想坐享其成的话,那一定是妄想。

不承认天赋差异只强调主观作用,这样的思维还要祸害多少学生

努力总比不努力更好

永远不要相信埋头努力就能学有所成,也不要相信那些有毒的鸡汤励志文章,在自己能干好的方向努力干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人生就会步入歧途,最终败的一塌糊涂。无数次的分流机会实际就是不断地纠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分流,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干得好的职业倾向,这才是务实的做法。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高等教育,要让真正适合接受高等教育上大学,何苦把孩子逼到一条道上去挤独木桥?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一直探寻教育的真知灼见

[左上]成都初升高教育信息供[左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深坑   天赋   差异   学有所成   祸害   敬畏   鸡汤   自欺欺人   美文   主观   智力   思维   正确   适合   作用   努力   孩子   人才   学生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