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印记—茶馆


童年的印记—茶馆


这里所说的“茶馆”,只是一个烧开水卖开水的地方。

记得小时候,能源奇缺,既没有电,也没有燃气,又舍不得买煤,家家户户都在用柴草烧大锅做饭。而柴草也是稀缺品。生产队里的玉米、谷子等秸杆都用来喂牡口,有时只能分点草根草渣;麦秸用来泥房,也舍不得烧。那时家家户户都是土坯房,每年春天都要泥上一遍。遇有雨水大的年头,还要泥秋房。蒸干粮剩下的笼锅水尽管烤得象茶水一样的焦黄,也舍不得倒掉,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围在一起边吃边喝。

到了晚上,一般不生火。把中午饭后放在锅里的干粮箔罗端出来,去茶馆打上一壶热水,就开始吃晚饭了。

我们临村的街店上有一家茶馆房,傍黑打热水便成了我的日常。每到这个时候,路上就流动着打热水的人流。小茶馆里,挤满了打热水的人们。昏暗的煤油灯被蒸汽包围着,人们彼此谁也看不清对方的面孔。大锅烧到圆汽水就开了。茶馆老板掀开锅盖,水在沸腾翻滚着。他不急于给大伙打水,而是提起半桶凉水倒进锅里,用舀子搅拌一下才开始打。大家对这位“猴精”的老板很有看法,但也不便说什么。一来这样做倒也无大碍,二来不抢着打上水,等水打没了下一锅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也就默认了这种行为。

茶馆老板为了方便交易,用竹片制做了“牌子”。这种牌子长约七八公分,宽约一公分多,上面用火烤上曲里弯钩的图案,可能是为了预防仿制吧!人们先用钱买成牌子,再拿着牌子去打热水,一个牌子一壶水地交易着。可以说,水壶和牌子伴我度过了那些打热水的岁月。

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和燃气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喝热水已成为再寻常不过的事了。打热水成为了永远的过去,我的那个白瓷花茶壶也早已被束之高阁。但作为童年纯真的记忆和情趣,那段岁月还是值得回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茶馆   水地   麦秸   土坯   柴草   煤油灯   竹片   大锅   家家户户   干粮   美文   印记   牌子   燃气   热水   童年   岁月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