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这里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圣洁的雪山和清澈通透的湖水,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经幡藏语称“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达”是马的意思,也就是“风马旗”。不同种类的经幡都有其主要的功能和针对性。

这片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让人们为之着迷、为之沉醉,凡是去过西藏的人都会感受到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得到了灵魂的升华。

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丰富多样的植被,这片土地上也生活着品类繁多、种类独特的野生动物。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上万只大群。

藏羚羊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高原精灵”。当然除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青藏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其中也生活着很多鱼类。

丰富的湖泊渔业资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高山湖泊和森林平原。

但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可能只有在江南水乡才能看到无数的湖泊水塘,但是各位看官你们知道吗?在青藏高原上也分布着大大小小超过1,500个湖泊,据统计,这些湖泊的面积占到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左右 。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大多数属于构造湖,有些是沿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下陷而形成,还有些是由于局部地壳下凹形成的湖盆贮水而成。

这些湖泊星罗棋布,分散在各大群山之间,当然不是所有的湖泊都值得一观,在西藏地区有三大圣湖,分别是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措

“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其中玛旁雍错是中国最清澈的淡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而羊卓雍错是西藏地区拥有最丰富鱼类资源的湖泊。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羊卓雍措,湖面海拔高度为4,441米,水深在30米~60米之间,东西长度约130公里,南北宽约70公里,总面积约为638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为146亿立方米。

在西藏的这些湖泊中,共生活着73种鱼,主要有鲤、鲶、鳅等三个科,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是尖裸鲤、黑斑原鮡、双须叶须鱼、拉萨裂尻鱼、拉萨裂腹鱼、巨齿裂腹鱼、异齿裂腹鱼、高原鳅等。

羊卓雍错和高原裸鲤

高原裸鲤又称瓦氏裸鲤,是属于鲤科类鱼种,鱼肉食用价值较高,主要分布于西藏的羊卓雍湖、多钦湖、哲古湖、克鲁昂成湖、莫特里湖及定日鲁曲河等湖泊、河流等。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高原裸鲤体形长而稍侧扁,头锥形,吻圆钝,上下唇细狭。体表无鳞片,仅在肛门和臀鳍两侧以及肩带部位有稀疏的特化鳞片。

高原裸鲤是底栖鱼类,它们以水生生物为食,并且具有很强的食物摄取能力,无论是水中的藻类还是植物,亦或者是水生昆虫、苍蝇幼虫以及其他小型鱼类都可以成为它们口中的美食。

相比其他湖泊中生活的鱼群种类来讲,羊卓雍措的鱼类品种就不算特别丰富,但幸运的是鱼群的数量不小,其中唯一具有食用价值而且数量最多的经济鱼类是高原裸鲤。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碱性高

青藏高原上的大多数湖泊,基本都是咸水湖。根据我国湖泊的调查资料显示,当湖泊矿物度大于3,000mg/L,或者PH值大于9.5时,该湖泊就是碱性营养型湖泊类型,羊卓雍措就属于碱性营养湖泊。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根据《湖泊科学》发布的中国湖泊营养类型研究,一共分成了6大种类。

而由于碱性湖泊的这种特性,水中营养物质较少,就会使得水生生物不仅种类少,而且数量也不会很多。

水温低

羊卓雍措湖泊中的水温常年偏低,较低的温度使得水中的浮游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生产的能量较低,使得水中营养物质匮乏。

繁殖力强

高原裸鲤也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繁殖期在每年的6月份,雌鱼每次怀卵数量约在1,086~11,400粒之间,数量众多。此前也提到,羊卓雍错的湖水特性导致水生生物品种单一,几乎不会出现其他的肉食类鱼类对高原裸鲤的繁育造成威胁。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每年5月下旬到8月中旬,在青海湖中生长的湟鱼会沿着入湖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然后再回到湖中。

因此,在羊卓雍错的环境中,只有生命力强,繁殖能力高,而且对营养物质要求不高的鱼类能够在这个湖泊里安然生存下来。而高原裸鲤就是这样的一种鱼类。

为什么不捕捞羊卓雍措的鱼

羊卓雍措被称为西藏的“鱼库”。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羊卓雍措湖内,生活着大约8亿多公斤的鱼类。但令人奇怪的是,当地人并不会捕捞这里的鱼类,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地人们的信仰

羊卓雍措是一个堰塞湖,属于大型的淡水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由于其湖汊众多、纵横交错,从地图上看上去就像珊瑚枝一样,所以在藏语中也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虽然它的湖水面积并不是西藏最大的,但是因为处于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它的湖水来自高山融雪,湖水纯净,颜色深蓝且通透,就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正是有着这样的景色,因此在藏族传说中,把羊卓雍错誉为龙女的化身和藏区的女护法神。藏民们会时常到此膜拜,表达他们的敬畏之情。在藏民的心中,这里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他们不会轻易打扰龙女的宁静生活。

当地的水葬风俗

藏族的殡葬文化中有着水葬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圣水能够洗涤逝去亲人的身躯,净化他们的灵魂,因此,他们会选择将亲人通过水葬的方式重新回归自然母亲的怀抱。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藏族人的水葬台是由树枝、石块堆叠而成的棚架,高度超过2米,外部缠绕上许多五彩经幡。

如果你选择从拉萨到日喀则的南线出行,在快接近羊卓雍错的地方,你会看到一块水葬台。水葬台由迎风飘扬的经幡所围绕,看上去十分的庄严肃穆。

当地人就是在这里为死去的亲人举行告别仪式,并将他们安葬在心中的圣湖。羊卓雍错中,让水中的鱼儿带走亲人的血肉,帮助死者的亡灵通往极乐世界。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实行水葬的主要是居住在江河边的农牧民。其他地区水葬的则是除儿童外,主要是一些乞丐及地位十分低下者。

因此,当地人认为羊卓雍错的鱼儿是灵魂的摆渡者,它们身上还附着先人的灵魂。如果捕捞水中的鱼儿为食,那么也就是对死去的亲人的亵渎和不敬,这样的话,湖泊中的鱼儿就免除了被食用的宿命,而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如果当地人发现有人在羊卓雍错湖边钓鱼或进行捕捞,都会立即制止。

当地的饮食习惯

很多人认为藏民是不吃鱼的,其实这种说话并不完全正确。

俊巴渔村就是西藏地区一个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渔村。俊巴渔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距拉萨市仅4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渔村,被称为天上渔村。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俊巴渔村的渔船,由四张牛皮做成,重者约90斤,轻者约60斤,状如长虫,船身不大,一般容纳两人。村民还据此创造了牛皮船舞。

在藏语中,“俊巴”的意思为“捕鱼者”。俊巴村民不仅吃鱼还发展了渔业养殖,主要是因为峻巴渔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几乎没有可供耕作的土地也没有牧场,鱼也就成为了他们肉食的主要来源。

但是从绝大多数藏民的饮食习惯来看,他们还是主要以牛羊肉为食物。由于藏族人大多数是信奉藏传佛教佛教教义不允许杀生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莲花生大师,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

因此当地人也不提倡杀生,即使杀生也会宰杀体型较大的动物用以食用,比如:自己饲养的牦牛、羊等,这是因为这些动物体型较大,杀一条可以吃较长一段时间也能够供较多的人食用。而鱼类的体型较小,如果要填饱肚子摄入需要的数量较多,因此杀鱼食用的话就会让他们感觉凭添了更多的杀生罪孽。

鱼身可能富含剧毒物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小萍,她在青藏高原进行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也不完全像人类心中想象的圣洁之地,纯净无污染。事实上,她的研究团队已经在青藏高原发现了污染物,而且还是一种剧毒的DDT。DDT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一项令人恐怖的发明。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DDT又叫滴滴涕,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是有机氯类杀虫剂,结构式(ClC₆H₄)₂CH(CCl₃),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

在发明之初,这种化学品却被认为是二战期间的三项重大发明,与当时的原子弹和青霉素齐名。因为它的出现解决了当时困扰人们多时的问题,能够轻易杀死各种对人类或者农作物带来灾害的昆虫,而且它的成本也很低见效很快。

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杀虫剂的毒性之强,而且对于所有生物都是无差别的伤害,对人体的危害也非常巨大。一时间,DDT在全世界风靡,农业生产也摆脱了虫害这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早在1940年,DDT就被合成出来了,它的发明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最早合成DDT是为了杀死蚊子、苍蝇和其他害虫。DDT获奖后被广泛应用在农场中。


随着DDT的大量使用和时间的推移,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种杀虫剂不但毒性攻击力不但强而且持久。而出于生物富集作用的影响,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将吸收大量来自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人体体内开始富集了大量的DDT,并且出现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美國白头海雕曾经数量骤减,原因就是DDT的使用使得它們产下的蛋,蛋壳变脆变薄,导致幼崽难以孵化成型。

人类也因为DDT导致男子的精子数量减少,畸形量增加,新生儿早产等等严重的影响。

因为这样的情况,从1970年开始,各国都逐渐地禁用了DDT。然而,由于一直没有生产出更为性价比更高,更为有效的杀虫剂,为了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受到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在2002年又重新启用了DDT。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DDT会在温度较高时受热挥发,跟随大气洋流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当温度较低时,DDT又会沉降到地球表面。

我们的邻国,印度、尼泊尔等会广泛地使用DDT灭杀蚊子和其他害虫。并且通过空气的流动将DDT传播到青藏高原峡谷,然后再传输到青藏高原。

之前提到了DDT污染物有生物富集作用,虽然在水里它的含量可能非常低,但是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富集作用,最后将污染物富集在生物链中较高等级的鱼体内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水中的DDT含量虽然低,但是通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方式,逐漸进入到高等動物體內富集。

高原裸鲤生活在水温较低的羊卓雍错中,生长周期就会变得非常缓慢,一条鱼从孵化长到大约15厘米就要花费25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它对于食物有着很高的吸收能力,因此在吸收水生浮游生物的时候,也会将DDT吸收在体内。

因此,王小燕团队发现青藏高原的鱼类对DDT的富集系数与北极熊差不多,这种富集数量非常惊人。

结语

其实,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等地理特性,导致动植物生长较为缓慢,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自我补给和修复周期较长。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在过去50年里,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冻土面积缩减了24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广西的面积)。

2021年1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一部关于调查西藏渔业资源的纪录片,《西藏守渔人》。片中展示了虽然高原湖泊人迹罕至、鱼群看似繁多,但是由于高原生态的脆弱特性,加之数十年来气候改变、水质恶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很多本土的鱼种其实已经处在濒危的边缘了。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什么无人敢吃?

你好科普小贴士:国内首部高原鱼类科考纪录片,采用了纯记录跟踪拍摄,以第三者的视角,记录下我国西藏一线鱼类科研人员的点点滴滴。

因此,除了进一步增强生态保护,让鱼群天然生长,目前在羊卓雍错中也建有西藏最大的人工养殖鱼场,以养殖高原裂腹鱼、高原裸鲤为主。就在去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浪卡子县农业农村局就往羊卓雍措投放了25万尾的高原裸鲤鱼苗。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对于野生鱼类的保护,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改变当地传统的经济模式,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西藏   藏语   青藏高原   鱼群   藏民   渔村   杀虫剂   鱼类   当地人   湖泊   美文   高原   水中   你好   数量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