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我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在法律上只允许拥有一个配偶,否则就是犯了重婚罪。实际上,就算两个人之间没有法律上认定的婚姻关系,即便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再和其他人恋爱,也会受到人们道德上的谴责和批判。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恋爱为两个人基于一定条件和共同恋爱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那些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不受人类的法律约束,但依然存在很多“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关于对爱情的追求,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实际上,鸳鸯并不属于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它们甚至也没有人类以为的那么恩爱。而那些以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动物,在原来的配偶死亡之后,会像人类一样“续弦”吗?

一夫一妻制的动物

在自然界中,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其实并不常见,但在各种物种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无论是鸟类、鱼类还是两栖类。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鸳鸯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

在鸟类当中,有超过90%的物种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但是其中,浮华企鹅却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鸟类会像它们一样表达爱意。这种可爱的鸟类在和配偶见面的时候会跳起舞,让人类能够在它们身上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亲密情感。它们会挺起胸膛,左右摇晃脑袋,然后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企鹅爸爸带孩子的视频,当它们的孩子出生之后,父亲会负责留下来照顾孩子,而母亲则出去寻找食物。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浮华企鹅,又名马可罗尼企鹅、通心粉企鹅,为企鹅家族中冠企鹅属的一种,与皇家企鹅亲缘最近,马可罗尼企鹅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企鹅,当前共有2400万只。

人类有情歌和诗歌,在一种名叫沙丘鹤的生物之间,也会通过一种特殊的呼唤声来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种生物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当雌鹤鸣叫两声时,雄鹤就会鸣叫一声作为回应。科学家们认为,也许它们之间的这种交流和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相似的。仓鸮也有自己的爱的语言。雄性猫头鹰会把死老鼠送给雌性猫头鹰,并且以发出尖锐叫声的形式来与潜在的配偶交流感情,而同样对它感兴趣的雌性猫头鹰则会以呱呱声作为回应。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沙丘鹤Grus canadensis,为鹤科鹤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哈德逊湾。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10厘米。

海马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海马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它们的后代是在父亲的育儿袋中孵化出来的。不过早在海马繁育后代之前,它们就会通过缠绕尾巴和互相跳舞来与潜在的伴侣交流感情。另一方面,雌性海马可能会嫉妒并为了某个雄性而相互竞争。

在狼群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狼是一种群居动物,每个种群中存在一对头狼夫妻,它们能够决定狼群中所有其他狼的社会等级。而这对头狼夫妻每年都会繁殖一次,同时,在整个种群当中,也只有它们具有繁殖后代的权力。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

带状背蜥蜴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蜥蜴,每个交配季节都会回到同一个配偶身边。雄性通过爱抚和讨好雌性来吸引它们,这种生物之间建立起的配偶关系可能会持续20多年,这已经比许多人类的婚姻持续时间都还要长了。带状背蜥蜴和配偶走得很近,雄性会寸步不离地跟在雌性后面。除此之外,老鹰在每个交配季节也会回去寻找它之前的配偶。雄鹰还会负责保持蛋的温暖,并在它们出生后觅食喂养雏鹰。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老鹰是一种肉食性的类群,通常在峡谷内觅食。老鹰性情凶猛,肉食性,以鸟、鼠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喜食尸体。

和人类十分相似的长臂猿也具有和人类相似的社会关系,因为在这种生物中,夫妻之间会出轨、分手,甚至“再婚”。那些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灵长类动物夫妻会互相照顾,并一起抚养它们的孩子。

秃鹫这种生物也相当“忠贞”,在求爱期间,雄秃鹫会伸长的脖子围绕着雌秃鹰盘旋,然后追逐并向它们俯冲。秃鹫会一年四季都和配偶待在一起,一旦有了后代,它们就会轮流孵化,有点类似于人类的24小时轮班制度。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长臂猿Hylobatidae: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有4属16种。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

海狸也是一生只会寻找一个配偶的生物,人们目前还不太了解海狸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伴侣的,但是它们一旦找到,就会终生与伴侣在一起。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一项基因研究甚至发现,海狸会对它们的配偶保持忠诚。不过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欧洲海狸,北美海狸确实会和它们的配偶结伴而行,但同时它们依然会对其他异性海狸产生兴趣。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河狸是中国啮齿动物中最大的一种。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小、耳小及颈短。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直径40 cm的树只需2 h就能咬断。

天鹅成为爱情的象征是有原因的。当它们在求爱时,会将脖子向彼此弯曲,形成一个浪漫的心形,然后抬起翅膀互相鞠躬。在找到自己的配偶之后,它们就会和彼此一起度过余生。

动物一夫一妻制的原因与基因有关

一项新研究发现,几种不同的一夫一妻制物种在大脑中显示出了相同的遗传活动模式。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了五只一夫一妻制雄性动物脑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并将其与五个密切相关但非一夫一妻制物种的雄性大脑中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比较。根据研究者的定义,“一夫一妻制”是指在至少一个交配季节里只与一个伴侣建立关系的动物,并且能够分担一些照顾幼崽的工作,通过合作来保护后代免受掠食者的侵害。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在过去的4.5亿年的时间里,相关物种彼此分化。研究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保持一夫一妻制生活方式的动物的脑组织中。该团队通过研究确定了24个基因,这些基因在形成一夫一妻制关系的物种中持续增加或减少活性。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这些物种体内,与神经发育、细胞之间的交流、学习和记忆以及其他功能有关的基因的活动增强。他们认为,这表明在这些物种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通用”的基因代码。

研究人员不知道为什么某些基因会在他们研究的一夫一妻制动物的大脑中增强或减弱。但他们推测,识别配偶并发现与配偶相处有益的认知功能可能涉及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也就是说,一夫一妻制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比如保护后代免受敌对雄性侵害的需要,或者共同保护有限栖息地空间的需要。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没有探索到其他可能在决定一夫一妻制方面发挥作用的复杂遗传机制。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光凭这些基因本身可能不太能够解释这些动物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行为。研究人员承认,在决定一夫一妻制行为方面发挥作用的基因很有可能不止这24个。

这些动物在配偶死亡后还会寻找新的配偶吗

那么,在这些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当中,如果它们的配偶死去了,它们是会继续寻找下一个配偶,还是会单身到老呢?这就要说到繁殖对于动物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了。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遗传是指父母性状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繁殖是生命的正常组成部分,但动物为什么要繁殖,为什么有些物种会进化出不同的繁殖方式?首先,繁殖能够确保物种的延续。动物只会顺应适者生存的原则,选择不与患有疾病或不具备适宜生存条件的动物交配。 有些动物需要配偶才能繁殖,而有的物种可以单独繁殖。

养育孩子的方法也因物种而异。大多数哺乳动物会为它们的幼崽提供食物并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侵害,但许多爬行动物物种并不关心它们的幼崽,因为它们的后代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学会了狩猎,不需要父母的照顾。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那么,花费额外的精力来照顾出生后如此脆弱的后代有什么好处呢?繁殖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物种的新个体,以确保该物种的延续。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大自然其实在不断地复制基因。而繁殖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许多物种会在求偶期间表现出竞争行为。在大多数物种中,雄性想要赢得与雌性交配的权利,要么通过与其他雄性打架,要么通过用各种方式讨好雌性,或通过跳舞和呼唤等方式向雌性求爱。这样的竞争能够确保只有最健康的动物才能传递他们的基因,让后代更健康、更强壮。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理查德·道金斯,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

在干旱、缺乏食物或疾病泛滥等困难时期,雌性可能会选择不繁殖,因为当前的条件不适合养育幼崽。它们可能会等到下一个条件更有利的季节再进行繁殖,这表明繁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健康个体的生存,否则动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会继续繁殖。

动物的繁殖行为和出生方式也不相同。例如,哺乳动物通常直接生下活的幼崽,而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则会产卵之后再孵化。对于哺乳动物、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大多数爬行动物,卵子和精子结合发生在动物的体内。但大多数鱼类的受精发生在外部,雌性会在水中产下卵子,雄性则跟在它身后,将精子释放到卵子附近。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无脊椎动物是指不具有脊椎骨的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与脊椎动物相对应。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庞大。

有性生殖被认为是“正常”的生殖,因为人类就是进行有性生殖的。但在动物界,有多种生殖方式,每种都有其自身的好处。有些物种是无性生殖的,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依靠自己进行繁殖而不需要配偶。还有一些动物比较奇妙,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中其他同类的状况来决定如何改变自己的性别。

哺乳动物通常是胎生,这意味着后代通过产道出生并且已经在母体内发育良好。由于视力和体能等方面需要获取更多的营养来增强,所以哺乳动物的幼崽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内通常很脆弱,父母在照顾孩子上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通常情况下,母亲负责大部分的护理工作,但在某些物种中,雄性也会帮助寻找食物并保护巢穴。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

有些动物一次只会生下一两只幼崽,它们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确保幼崽的生存上。而有的物种则会生下数量更多的幼崽,在这种情况下,最弱的幼仔死亡是很常见的,因为父母会优先照顾更强壮的后代,这其实也是优胜劣汰原则的体现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动物而言,繁殖和养育后代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将它们的优良基因传递下去,使后代获得更良好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

“一夫一妻”的动物,如果一方死了,它们能经受住交配的诱惑吗?

Tips:骆驼的生存能力极强,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因此,那些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为了完成自己这个与生俱来的使命,实际上,大多数还是会寻找其他配偶的。

小结

和我们人类不同,我们追求爱情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尽管曾经有人说“爱一个人就要为他生孩子”这种话,但实际上我们不难观察到,人类配偶最快乐、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和孩子的出生与否并没有关系。这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人类拥有更丰富的情感和更复杂的社交机制。但对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来说,它们的天性就是繁衍,把属于自己这个种群的基因不断地传递下去。因此,即便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有的依然会在配偶死亡后去寻找新的配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动物   海狸   脊椎动物   可能会   哺乳动物   雌性   雄性   鸟类   物种   配偶   企鹅   美文   后代   基因   人类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