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暴”正在蔓延,家长正在对孩子“施暴”,自己却浑然不知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很多老一辈人信奉的一种教育方式,老人们都觉得,只有对孩子严厉管教,才能让孩子有约束感,才能更有出息。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依旧是所有家长都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教育方式却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先学会“做人”,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家长基本上都是先打一顿再说,我们很多人都在“棍棒教育”下成长。

而现在的教育方式和以前的“棍棒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父母更注重“科学育儿”,对这种教育方式也很是推崇。

以前的时候,孩子一旦犯错,那家长就会对孩子教育,一次两次都不管用的话,那家长就会对孩子进行“混合双打”。

但是,当代很多人都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讲道理,要让孩子懂得其中的厉害,和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改正就可以了。

所以,有很多家长开始热衷于说教,嘴上对孩子各种严厉的教育,对孩子说一堆大道理,从不动手打孩子,却让孩子觉得更加“无语”。

当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棍棒教育”越来越嗤之以鼻,觉得这是一种家暴,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非常愚蠢的一种方式。

可是,当很多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科学育儿”方式中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对孩子进行一种“新型家暴”。

也许,家长爱孩子是毋庸置疑,但是,家长爱孩子的方式却让孩子无法接受,而这种方式,也被誉为一种“新型家暴”。

不是动手才算是家暴,一种“新型家暴”正在蔓延,家长却浑然不知

原生家庭对我们有着太大太深的影响了,一个家庭的好坏对于我们来说,意义是很不一样的。

有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想天真烂漫,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很美好的原生家庭,家庭氛围和谐,父母懂得教育。

但是,也有的人长大之后性格沉默寡言,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这就和原生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多半是原生家庭有关系。

所以,父母要多多注意,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尤其是以下几种行为,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都属于“新型暴力”的范畴。

对孩子太冷漠

所有的感情在亲情面前全都不堪一击,亲情是可以治愈一切的,但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过亲人之情,那孩子的人生是有缺憾,是不完整的。

相信大家都看过家族伦理剧《都挺好》,在剧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是一个非常让人心疼的角色,而看到她,我们也能清楚,一个冷漠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在剧中,苏父苏母有多爱儿子就有多冷漠女儿,从小到大,女儿的各种要求都得不到满足,鸡腿都没有女儿的份,也很少在女儿面前笑。

而且,在女儿面前,基本上都很少微笑,对女儿也是不闻不问,像是家里面的借宿者,就算是苏明玉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个女强人,却还是奢望家庭的温暖。

而且,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苏明玉,但却有很多家长都是按照苏父苏母的方式对待孩子,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别让孩子变得自卑。

对孩子不耐烦

都说“三岁四岁招人烦,五岁六岁猫狗嫌”,当孩子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正是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年纪,也正是需要父母陪伴自己的年纪。

而有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没有耐心,不去听孩子说什么,没有耐心陪孩子玩耍,对孩子各种不耐烦。

而一旦对孩子出现这种情绪,家长的耐心几乎为0,而孩子的心思敏感,觉得父母不理自己是自己的问题,那自己如果安静一些,父母是不是就会喜欢自己了?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这样的态度,那孩子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长大之后也没自信,做事情畏首畏尾。

不搭理孩子

现在的父母压力非常大,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等等,这些都堆积在父母的身上,确实会让父母觉得累。

但是,即使再累也要自己内部消化,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依旧要保持对孩子的热情,保持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很多家长回到家之后就把孩子放在一边,自己玩手机或者看电视,和孩子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那孩子的童年肯定是无聊又没有亲情的,这也算是家长给孩子的一种家暴。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觉得你符合上面的情况吗?你有对孩子实施“新型暴力”吗?欢迎留言讨论!

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家长   孩子   棍棒   浑然不知   好动   美文   剧中   冷漠   耐心   年纪   很大   面前   女儿   父母   压力   方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