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都是“大孩子”,多一些“认同”,少一些争辩


夫妻都是“大孩子”,多一些“认同”,少一些争辩

公园里,一个幼小的孩子放声大哭。


妈妈一边安慰他,一边问他为什么哭。孩子哭着说,对面有条小狗很坏,一直盯着他看。


于是,妈妈挥手驱赶那条狗,一边驱赶,一边大声呵斥,坏狗,真是太坏了。


孩子止住哭声,恢复了平静。


小狗真的坏吗?不。而是孩子太主观了。他觉得那条狗盯着自己,就是不怀好意,就是坏狗。


可是,有着成熟思维的妈妈,居然“认同”了他的观点。


妈妈是在“昧着良心”说话。可是她很清楚,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心理得到认同和安慰,不哭不闹了,这事就算过去了。


夫妻都是“大孩子”,多一些“认同”,少一些争辩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于每件实物都有自己的个人观点。个人观点很多时候是具有主观倾向的,甚至带着严重的偏见和情绪。


所以,夫妻在一起生活,事实上就是两套独立思想的相互纠缠和碰撞。对于每一件事物,彼此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


试想一下,如果事事坚持己见,经常互不认同对方的想法,两个人的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子?


妈妈之所以“昧着良心”骂那条狗是坏狗,是因为她觉得孩子还“不懂事”,但她爱自己的孩子,不想让他心理受到伤害。所以她会迁就孩子,装作认同他,说那条狗“坏”。其实一切只是哄孩子的“游戏”罢了。


可是,妈妈却经常和爸爸争吵,对他错误的想法和做法“绝不认同”,非要争出来一个对错。


妈妈有时还会怒斥爸爸,“你真是不懂事”。看来,妈妈心里很清楚,爸爸“不懂事”啊。


既然知道对方“不懂事”,为什么还要争“对错”呢?是因为不爱吗?是因为不怕伤害到对方吗?


成年人的主观思想,有时候也是难免幼稚,难免错误的。然而,夫妻间之所以经常出现争吵,恰恰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


“既然是成年人了,你就应该懂对错,明事理”。


可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真的懂对错,你就不会犯错。如果你真的明事理,你就不会犯糊涂。全懂,全明白,那是圣人。


其实夫妻彼此,都是个子长高了的“大孩子”而已。


你要原谅他有时候的“不懂对错”,你也要理解她有时候的“不明事理”。


对待“不懂事的大孩子”,同样需要伟大的“父爱”和“母爱”,需要伟大的“游戏”精神,去假装“认同”对方。


或许你会说,有些错是不能不较真的。


哪些错不能不较真?如果确实有了不能不较真的错,那就必须考虑分道扬镳的事情了。


只要彼此还想在一起,只要彼此还能在一起,所有的错,都可以不较真。


夫妻都是“大孩子”,多一些“认同”,少一些争辩

年轻的妻子拿家里仅有的积蓄,买了一个昂贵的包包。


如果你还爱自己的妻子,如果还不想伤害彼此的感情,你要学会假装“认同”她的做法。像哄孩子那样,原谅她的“不懂事”。


你要“夸”她买得好,包包漂亮实惠,非常适合她的气质。你要陪她把这个“游戏”玩好。


没有钱了,两个人一起挨饿而已。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妻子会感激你的谅解,以后或许会更爱你。这个“游戏”,你玩得伟大。


倔强的老头子把阳台封起来,做成了一个大花坛。害得你连衣服都没地方晾。


如果你还爱自己的老伴,你不忍心伤害他,那就假装“认同”他的做法。像哄孩子那样原谅他的“不懂事”。


你要夸他有创意,夸他花花养得漂亮,陪他一起玩好这个“游戏”。


把衣服晾在卫生间,两个人一起享受衣服的“馊味”,一起享受水嘀嗒的“节奏感”。有什么大不了?


但是,老头子会从心底感激你的宽容大度,或许以后,他会更疼你。这个“游戏”,你玩得伟大。


夫妻之间,越争辩,对方就越“倔强”,越认同,对方就越“听话”。


懂不懂事,和年龄无关。愿不愿伤害,和感情有关。如果爱,请不要过于坚持个人观点,像“哄”孩子一样“认同”对方。就是你对爱人最伟大的付出。


说到底,无论你们青春懵懂,亦或是古稀谙世,在生活的重压下相互扶持着都实属不易。凡常琐事,不必较真。多一些谅解,多一些“认同”,就会多一些恩爱,多一些感激。夫妻一世,开心就好。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夫妻   孩子   较真   事理   老头子   对错   美文   主观   感激   做法   妻子   爸爸   衣服   思想   妈妈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