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故事篇(之二十三):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

故事之一:《儿子、父亲和麻雀的故事》让人落泪。《儿子、父亲和麻雀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为:花园里一对父子坐在长椅上,儿子安静地看报纸。父亲望着树上的麻雀问儿子:那是什么呀?儿子回答:一只麻雀。过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有点不耐烦了,回答道:我刚刚回答你,那是一只麻雀。 又过了几分钟,麻雀飞向另一边,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放下手中的报纸答道:你为什么这样,那是麻雀!麻雀!麻雀!父亲又小声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彻底地爆发了,他大声地吼道:我告诉你很多次了,你没有听进去吗,那是一只麻雀!父亲在儿子的暴躁回应中,起身走进家中,拿出一个泛黄的日记本翻开递给儿子。儿子看了一会儿轻声念道:今天,我和刚刚会说话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看到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我时刻拥抱着他,一点也不生气这天真无邪而好奇的小男孩…… 听着儿子念着曾经的过往,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儿子合上日记本,转身拥抱了父亲……父亲不是老糊涂、也不是记性差,他只是看到了麻雀,想起了和儿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这些他回忆里的亲密无间,回应他的却是儿子的粗暴脾气与不耐烦……父亲4次提问后儿子的回答与儿子21次提问后父亲的回答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大小的差距,而是难以衡量的爱与耐心的差距。

故事之二:一位创业者对待父母的方法感人至深。一位创业者刚刚辞职创业,起步艰难。因为工作要去拉投资,每天早出晚归,陪客户喝得烂醉。可家里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远不如从前了。所以在创业的那段时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自己常常一个人躲在外面哭。可是每当他快回家时,就立马收拾好自己的样子,挤出一丝微笑,仿佛像没事发生一样。后来,他的事业渐渐有了好转,做得风生水起,他便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即使是公司开重要的会议,可但凡是他父母打来的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接起。和颜悦色地跟父母说自己在工作,晚点再聊,让父母安心。有人调侃他:“你工作都这么忙了,还能这么好地兼顾到家庭,真是不容易啊。”他回答说: “这辈子成为亲人不容易,下辈子不一定在一起,无论多忙,家人在我心中都是第一位的,我不希望他们为我担心。”短短几句话,竟让别人对他生出了一番敬意。

以上这两个故事提醒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人、同事、朋友总是客客气气,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家人?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知道,对外人发脾气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对最亲近的家人发脾气,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小。

以上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应该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对父母亲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倾听、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陪伴,少一点急躁、少一点疏忽、少一点脾气、少一点抱怨、少一点指责、少一点厌烦,千万别让父母亲因为我们而伤心落泪,而要让父母亲因为我们而骄傲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合上   父母   故事   父母亲   麻雀   创业者   美文   日记本   会儿   亲近   差距   小时候   脾气   家人   儿子   父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