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之前网上有个帖子很火。

有人问:“深更半夜跑网约车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真的有人为了钱不顾一切吗?”

很多人表示赞同。

但有位网友的留言,让人陷入深思:

“我没在深夜跑过滴滴,但我能理解深夜跑滴滴的人。

因为23-5点间,有深夜服务费,意味着跑同样的里程,能赚更多的钱。

而且半夜不堵车,意味着平均时速更快,油耗更低,可以接更多单,赚更多钱。

夏夜,晚上候车时不用开空调,可以省更多。”

人与人之间,只有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实现真正的尊重和体谅。

所有的换位思考,背后其实都是一种善良。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01

董卿曾说:“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可也要有原则,有底线。

人若是毫无底线的善良,不仅不会被他人珍惜,可能还会陷入人生的悲剧。

电影《芳华》中,就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善良和扭曲。

刘峰是一个典型的利他主义者,凡事都以别人为中心。

他很善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从来没有私心,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

初入文工团,因为他并非干部子弟,为了给领导和同事留下好印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

后来,大家渐渐习惯了他的善良,他做的一切都被当做是理所应当。

大家开始叫他“活雷锋”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拒绝别人的求助了。

虽然他表面看起来人际关系不错,但事实上,没有人真的把他当朋友。

在团里出了名的美女林丁丁冤枉他“耍流氓”时,组织不相信他,还下放了他。

这位从不考虑自己的“大英雄”,此刻仿佛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那些他帮助过的人,这一刻仿佛都成了哑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替他说话。

一位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因此被乱扣帽子,被人嫌弃,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人生在世,善良固然是好的,但像刘峰这样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让自己深受其害。

人心难测,人性都是贪婪的,没有分寸的善良,只会助长别人的恶,使其得寸进尺。

在善良的人面前,继续保持善良,在伪善的人面前,要让善良长出利爪,“凶狠”的对待这个世界!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02

作家杨文说过一次她跟朋友坐火车去旅游的经历。

车厢里有位抱着孩子的妈妈,没经过她的同意就一屁股坐到她床上,说带着孩子不方便,要用自己的上铺换她的下铺。

还没等她说话,中铺的一位阿姨也凑了过来:

“人家带着小孩不容易,你就跟别人换一个嘛。”

杨文有点不舒服,她不是不愿意,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于是就拒绝了她们说:“自己的朋友也睡在这,不想到另一边去睡。”

结果中铺的那位阿姨来了句:“你这么不近人情的。”

杨文看中铺的阿姨这么热心,于是想了办法。

让阿姨去睡那位妈妈的上铺,自己睡阿姨的中铺,这样妈妈能睡到下铺,她也不用跟朋友分开。

这时,原本热心肠的阿姨不愿意了:“你这样好麻烦。”

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若不替别人考虑,别人也不会替你考虑。

与人相处,贵在换位思考。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

有个男孩,之前他放学回家,从不带钥匙,会喊爸爸来开门。

但有一天,爸爸特别嘱咐他:“以后你自己带钥匙开门,别喊爸爸给你开了。”

他很不解问:“为什么?”

他爸爸说:“你一喊爸爸,隔壁小男孩听见会不好受的。”

原来,隔壁男孩的爸爸,在前一天很不幸因公殉职了,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二人。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不过一场将心比心。”

与人相处,多一份理解,就少一份责怪;多一份体谅,就少一些伤害。

这世间,最低成本的善良,就是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03

网上有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有个回答是:“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2001年,作家余秋雨在写《追寻德国》的时候,孤身一人远赴德国,体验当地的民风民情。

他找了一处房子,感觉很不错,便想和房东老人签长期租房合约。

老人对余秋雨说:“你还没住,不知道好坏,所以先签试住合约吧,有了体验后,再决定是否长租。”

余秋雨便签了五天短约。

五天到了,余秋雨住得很满意,便和老人商谈长租,打电话时一不小心,将玻璃杯碰到地上摔碎了。

余秋雨连忙道歉,没想到老人一点也不在意,说:“明天我再拿一个过来。”

挂断电话,余秋雨就把碎玻璃扔进垃圾袋。

过了一会,老人来了,进屋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

老人翻看垃圾袋之后,阴沉着脸说:“房子不租给你了。”

余秋雨很诧异老人怎么突然不租了。

老人说:“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说完,老人把全部垃圾倒出来,然后将玻璃碎片专门装入一个口袋,并用笔在上面写:“里面是玻璃碎片,危险!”

之后他将其他的垃圾放在另一个垃圾袋中,外面写着“安全”。

看到老人一系列的举动后,余秋雨明白了老人生气的原因,内心十分惭愧。

老人的将心比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给陌生人的,却是大大的温暖。

真正善良的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也最懂得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诗人白居易所说:

“待人接物之道,以心度心,以身观身。”

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善良,这世间的美好也会与你环环相扣。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04

有一幅摄影作品《牵手》,曾引发广泛争议。

两个小女孩站在一块写有“手拉手助学”的黑板前,捐赠的小女孩抬着头骄傲地看镜头,而受捐助的小女孩默默地低头看着地面,脸上写满了难堪。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真正的善良,往往都是不动声色的。

因为真正善良的人,是不会让人感到难堪的。

他们会设身处地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对受助者施以援手。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百多年前,发生了一次大旱灾,难民们唯有吃草和树皮度日。

这个时候,山西的一个富商拿出了三万两白银,要在这里建一座戏楼。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富商为富不仁,不知人间疾苦。

但实际上,他为的是救济那些放不下尊严去领取施舍的老百姓。

富商规定,任何人只要参与造楼,便可以吃三餐饭。

如此一来,那些难民,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粮食。

这样不仅帮助难民度过了困境,还维护了他们的尊严。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

“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起善良的旗帜;


是风光霁月,暗室不欺;是积德不需人见,善意匡如清流。”


善良,不仅仅是一份物质的施舍,更是一份推己及人的关怀和慈悲。

这种善良,不仅需要内心的赤诚和爱,更需要换位思考智慧和能力。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05

电影《教父》中说:“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诚然如此,适时的忍让,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迂回和谦让。

若是毫无原则的一让再让,只会让他人为所欲为,最终使自己遍体鳞伤。

三毛在出国游学前,父母叮嘱她出门在外凡事要忍让,和同学搞好关系。

她牢记于心,生活中与人为善,处处忍让。

在宿舍里,她不光把自己的内务收拾的井井有条,还主动帮室友干活。

她的很多漂亮衣服别人要借时,她都欣然同意。

久而久之,室友觉得三毛做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后来,就连整理内务、打水等琐事都推给她做,她的衣服也都是不问自取,甚至还蛮不讲理的占用了她的衣柜。

虽然大家看起来都很和睦,可是没有人尊重她。

忍无可忍的她终于决定奋起反抗,不再做大家眼中的“老好人”,不任人随意拿捏。

她用自己的底线和硬气,换来了室友们的另眼相待。

室友对三毛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不仅归还了她的东西,还开始帮她打水、带饭......

不是所有的忍让都能换来别人的适可而止,若是失去了底线,一味忍让,只会被压榨。

当你坚守原则和底线,亮出自己的愤怒和硬气,别人才会有所顾忌。

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人可以忍让,但不能一让再让,任人欺负,没必要为了满足别人而委屈自己。

当一味的忍让,换来的只是别人更加放肆的行为时,请无须再忍,及时止损,不要让你的善意成为别人伤害你的利器!

所有换位思考,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温暖的瞬间:

一位老人去商店购物,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

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希望当他需要的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

当你心里装着别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对你温柔以待。

愿你我,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所遇皆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毫无原则   长出   善良   中铺   垃圾袋   将心比心   富商   难民   这个世界   美文   秋雨   底线   室友   阿姨   爸爸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