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想让一个人对你动情,试试这个“小技巧”,很准

1974年,心理学家达顿和艾朗做了一个闻名世界的“吊桥实验”:

在实验中,两组人必须跨过两座桥,一座是摇摇晃晃的吊桥,另一座是实心石桥。在桥的另一边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实验结束后,女人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表示如果想知道实验结果,可以继续联系。18人穿越吊桥的结果,有15个人和那女人联系过,那16名男子过石桥,只有两个和女人和联系。

心理学:想让一个人对你动情,试试这个“小技巧”,很准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与女性联络过的,男性认为他们当时有着相似的爱情感觉,并希望与她们有更多的发展关系。

为什么当你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桥梁时,结果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大多数男人把过吊桥的紧张感,误以为是感情上的冲动。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吊桥效应”。

当一个人小心翼翼的过吊桥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你碰巧遇到一个异性,就会很容易误用情绪,导致心中加速的情况下,对异性产生反应,所以才会产生感情。

心理学:想让一个人对你动情,试试这个“小技巧”,很准

还是有点难以理解?没关系。让我们继续看看心理学家如何用“情绪二因素理论”的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

与人们的常识不同,个体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经验而自发形成的,它是一个分为两个阶段的自我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首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感受,然后人们会发现对周围环境中的生理唤醒有适当的解释。”

例如,当你和一个喜欢的异性看恐怖电影,你觉得你的心脏疯狂跳动,呼吸变得急促,那么这到底是电影情节可怕?还是你身边的人让你感觉紧张呢?

你不能说,“在这个时候,我57%的身体表现来自异性的吸引,32%来自恐怖电影,11%是因为我刚吃的零食没有被消化掉。”。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有错误的认识,因为很难找出我们身体表现的真正原因。 例如,考虑看一部恐怖电影,它会让你的心跳加速,作为吸引异性的信号。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假资讯来源。

心理学:想让一个人对你动情,试试这个“小技巧”,很准

“吊桥效应“还可以解释我们在生活中或电影和电视中常见的场景:危险的女孩,男孩英雄救美,两人一见钟情;热恋中的情侣在丛林中互相追逐,在角落里,然后深情一吻。

为了避免危险,一男一女携手奔跑,然后进一步升华彼此的感情等等。所有这些场景都是一致的: 首先,相应的场景会引发生理上的兴奋,比如心率或呼吸频率的增加,然后在场的人,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把这个反应看作是对别人的心跳,这样就会导致对彼此更大的爱。所以心理学:想让一个人对你动情,试试这个“小技巧”,很准。

研究也是给恋爱中的人一个启示:危险或刺激的情况能促进对方的感情。当你心目中,正好有一个喜欢的对象,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彼此的感情,你知道爱和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那么你可能在下次约会的地方,多花点小心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心理学   吊桥   恐怖电影   心理学家   石桥   动情   美文   异性   生理   效应   场景   情绪   呼吸   紧张   危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