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官场病

组织机构也会患上帕金森症

职场、官场病

众所周知,医学界有一种病叫帕金森,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颤动、肌肉僵直和身体运动迟缓。其次,一个组织机构,如果领导不善,也会患上帕金森症,从而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一个不称职的领导者,可能有3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职场、官场病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

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这名领导者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职场、官场病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就是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在其《官场病》(又名《帕金森定律》)中所提出的帕金森定律。

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还总结了组织机构的可怕顽症:

1、工作越多,下属越多

有一则寓言,如需要一个人判断航空照片,长官往往命令一个二等兵我担任这份工作。

职场、官场病

两天后,他们开始抱怨了,说照片是那么多,他需要两名助手;

而且为了对助手有指挥权,他自己应该升为一等兵。

他的长官非常体谅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之后不久,他的下属依样学样也需要助手。

于是,在3年内,他拥有了一个85人的小组,而且自己也步步高升,成为中校。

然而,他自己从来就没有判断过一张航空照片,因为他忙于搞行政事务去了。

2、姗姗来迟,匆匆离去

职场、官场病

鸡尾酒会是现代任何会议所不能缺少的一个玩意儿。

帕金森定律告诉你如何识辩酒会上的重要人物。

这些人总是在他们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时间才姗姗入场。

他们不愿意在人不多的时候入场,也不愿在其他要人离开后入场。

此外,在一个酒会上,要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走到某一个部位集合,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自己也出席了。

这个目的达到后,这些要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溜之大吉。

3、三流上司,四流下属

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机构:高层人员感到无聊乏味,中层人员忙于勾心斗角,低层人员则觉得灰心丧气和没有动力。

职场、官场病

他们都懒得主动办事,所以毫无绩效可言。

在仔细考虑这种可悲的情景后,他们在潜意识里抱着‘永远保持第三流’的座右铭。

例如,‘我们太过努力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与高层比,我们在基层做有意义的工作,配合国家的需要,我们应该问心无愧’。

或者‘我们不自吹是第一流的。

有些人真是无聊,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自夸他们的工作表现,好像他们是领导一样’。

这些看法说明了什么呢?

他们在潜意识里只求低水准,甚至更低的水准也未尝不可。

从第二流主管发给第三流职员的指示,只要求最低的目标。

他们不要求较高的水准,因为一个有效的组织不是这种主管的能力所能控制的。

职场、官场病

如此一来,他们构建了一个三流上司、四流下属的组织。

解决帕金森定律症结:公平、公正、公开

不难看出,是权利的危机感产生了可怕的机构人员膨胀的帕金森现象。

职场、官场病

正如恩格斯所言: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

人作为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复合体,因利而为,是很正常的行为,假设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胁,那么本能会告诉他,一定不能丧失这个既得利益。

一个既有权力的拥有者,假如存在着权力危机,便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权力,也不会轻易地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

因此,他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帕金森在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职场、官场病

假设有一个私营企业主,公司的产权全部属于企业主所有。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主在管理上感到力不从心了,他需要有人来协助他。

于是企业主在各种媒体上刊登了征聘广告,应征的人络绎不绝。

假设其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这个私营企业主会不会聘任他呢?

这个老板可能会想:公司的土地是我的,所有产权都是我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来我这里是‘无产阶级’,他纯粹是为我打工,干得好我可以继续留他,给他很高的待遇,干得不好我可以辞退他,无论他如何出色和卖力地工作,他都不可能坐我的位置,老板永远是我。


一番盘算以后,这个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就被留下来,老板对之大胆使用,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帕金森定律的影响。

这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的做法。

接着,这个企业继续发展,业务范围扩大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当初的优秀人才现在也有些力不从心,也需要助手协助他。

于是他也在各种媒体上刊登征聘广告,同样会有各种人才络绎不绝地涌来。


假设最后要在两个人中选择:

一个是某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写了很多的文章,理论功底极为深厚,实践经验却非常匮乏;

另一个人则颇有实干家的手腕和魄力,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操作经验。

老板拿不定主意,叫他选择,这时候他就盘算开了,最后,他多半会选择那个刚出校门的研究生——因为这让他感到安全。

由此可见,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就必须要建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不要将用人权放在一个被招聘者的直接上司手里。

同时,实现这一用人机制,需要遵循三条原则:

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

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

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

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众所周知,所谓定律,都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阐释,而规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

那么,‘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呢?

第一,必须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占据一定的位置。

这样的团体很多,大的包括各种行政部门,小的可能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

第二,寻找助手的领导者本身不具有权力的垄断性,对他而言,权力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事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轻易丧失。

第三,这位‘领导者’对他的工作来说是不称职的,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会失灵。

可见,只有在一个权力非垄断的二流领导管理的团体中,‘帕金森定律’才起作用。

职场、官场病

在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团体——比如兴趣小组之类,就不存在‘帕金森定律’描述的可怕顽症;

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还平庸的人做助手;

一个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也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帕金森   要人   官场   组织机构   领导者   美文   定律   企业主   助手   团体   权力   老板   两个   领导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