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私信回复“01”获取往期分析合集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前排提示,本文很长,主要内容:


1、太平和武则天闹了矛盾


2、太平偷跑出去遇到薛绍


3、武则天对太平有多溺爱


4、突厥的二王子求娶太平


5、薛绍是太平注定躲不了的情劫


1/5 太平和武则天闹了矛盾


贺兰死后,太平做了一个噩梦,梦中贺兰氏说太平就像是一只未成型的鸭子,丑陋得还不及贺兰的脚趾。


武则天来了,太平抱住武则天说,贺兰说她丑。


武则天说太平不丑,然后突然问她脸上怎么了,怎么长满了红疙瘩。


太平看着武则天,武则天说她讨厌太平看她的眼神,像贺兰一样。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武则天掐住太平:“你知道吗?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妈妈爱你...妈妈爱你。”


前面的一切内容都是梦,太平醒来时发现自己满手是血,她被吓得一直尖叫,其实是她的初潮来了。


太平的这个梦其实包含了几个含义:


第一层,贺兰氏的死让太平突然意识到,她心目中慈祥温柔的妈妈,原来对待别人是那样的冷酷和残忍。


武则天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她还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帝王(皇后)。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第二层,太平在宫中想必是听了不少流言,关于她的姐姐安定公主的死,她害怕武则天有一天也会像杀死姐姐那样掐死她。


而武则天梦里杀太平的时候说的话让人毛骨悚然:你知道吗,妈妈爱你,妈妈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爱,也是你我熟悉的,父母们用于伤害我们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必须接受,爸爸妈妈始终是爱你的。”


这为之后薛绍的事情埋下伏笔。


最后一曾含义,为啥太平会梦到韩国夫人说她丑?因为生理期来了,青春期也到了,属于太平的青春期的对于外貌的敏感也来了。


种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太平做了这个梦,也正是因为这个梦,太平和武则天吵架了。


剧中武后对太平非常溺爱,有时候连李治都看不下去的那种。


太平初潮来了,武后过来安慰女儿,然而等太平说起梦中的细节的时候,武则天勃然大怒。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因为太平说到了一个细节:武后在梦中掐她的脖子,说是爱她。这件事情让武则天想起被掐死的长女,她勃然大怒。


母女俩吵架并冷落彼此,这也也是太平和韦氏偷跑出去的契机。


也正是因为这次逃跑,太平遇到了薛绍,刚好应验了武则天所说的,太平十四岁的坎儿。


2/5 太平偷跑出去遇到薛绍


太平和武则天发生了争吵,太平跟着韦氏偷跑了出去。


(小太平和小韦氏,一个是周迅,一个是胡静,这俩都是水灵得不行)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韦氏的性格在剧中突显了很多次,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弘吗?他当上太子之后,韦氏就曾跑过去送香囊,而那个香囊是显送的定情信物。


韦氏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弘是太子,她有当太子妃的野心,当然这些细节武则天不知道。


后来有次武则天和太平聊天说起韦氏,武则天觉得韦氏透着过分的机灵,而太平还觉得韦氏天真烂漫。


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武则天看人看事非常准,这得益于她见多识广以及非常理性的思维。


太平有时候会不服她,但是过后总会被事实打脸,包括后面的再嫁。


就像逃出宫这种事情,韦氏经常在干,而这次她带小太平出去也是毫无心理压力,可见其胆量。


韦氏带太平出宫之后,本剧的名场面就来了:一见薛绍误终生。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为什么太平对薛绍一见钟情?


一来,太平成长于深宫,十四岁之前她没见过多少青春年少的男人,平日里所见的男人,要么是父亲,要么掉书袋的老臣,要么是哥哥们,或者是內侍。


二来,太平对深宫以外的大唐盛世拥有着非常美好的向往,她对大唐的子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充满了好奇。


此刻的公主也面临着一个所有青春期女孩都要面对的问题:青春期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和关于爱情,婚姻的美好向往。


三来,薛绍是太平见到的,第一个长得好看的、男人。对,就是这么赤裸裸的现实,就是因为长得好看,而且是个男的,他最终成了太平对于美好感情向往的一个具象。


要知道,太平是掀了很多张面具才看到的薛绍,为什么不是对其他人一见钟情,因为别人长得没那么好看。


对于当时的太平来说,她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最美好的人,一见钟情也就显得那么地自然而然。


3/5 武则天对太平有多溺爱


太平和韦氏走丢重逢后,太平心里装满了薛绍的笑容,以至于韦氏说什么,太平都听不进去。


俩人很快被宫里的人捉了回去。


武则天想要杀掉那些没看好太平的人,太平一番辩驳,大概意思是,这些人因为听她的话才放她出去,是听从的典范,不可以杀她们。


太平说了一堆道理,其实都是狡辩,武则天搬出了“规矩”这座大山。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其实如果你用理性的思维去看,武则天说的话才是对的:无论谁在上,谁在下,规矩法律最上,连皇帝都要听规矩,否则全都乱套了。


仔细想武则天的话,她的思维中,法治>人治。


太平破坏了规矩,规矩规定了那些人得死掉。


然而太平是武则天的爱女,她可以搬出“情感大法”来说服武则天,而这一招也的确是有用。


正当母女争持不下的时候,李治破坏了僵局,给了母女一个台阶下,放过了那些人。


在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对太平的溺爱,一个手握大权理性的女人,在面对爱女的时候,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步,包括后面的和亲事件。


不止这一次,后面还有其他的例子证明,武则天这个全身铠甲的女人,软肋就是太平。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在其他的关于武则天的影视作品中,着重于描写武则天上位手段的狠辣和对唐高宗的种种感情纠葛。


在斗争情节上的描述多半仍带着后宫拈酸吃醋的的味道,力道都用在了武则天如何残害王皇后、萧淑妃,如何因为皇帝老公的出轨就残害亲姐与外甥女。


而在大明宫词里,你会发现,武则天在这部剧里的斗在于朝堂。


搞掉贺兰氏只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从来不需要阿武去大费周章,这甚至都称不上宫斗,毕竟武则天弄死贺兰氏就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其他的作品鲜少刻画武则天作为执政者的政治理念与人生观,更别说感情观,也很少描述武则天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


大明宫词里很好地刻画了一位处于权力漩涡中心的母亲的形象,是真正的大女主剧,剧中有过不少关于女权的探讨,后面再讲讲。


“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被说活得像一个男人。”


武则天对自己被称呼为“巾帼英雄”并不高兴,她也不觉得太平像自己是一件好事,因为,武则天的思维和选择变得男性化,是因为在权力的碾压之下她没得选。


年轻时候的媚娘也许曾经期待过有那么一个男人看穿她坚硬外表下的脆弱,把她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呵护。


可现实情况是,男权社会下,她能够做的只有依附男人而存在。当才人时期,十几年的时间,太宗不见得多喜欢她。


在道观中等待的那些时光,媚娘每每想起,又会是如何的心酸,谁能知道呢?


武媚娘复杂的人生经历让她意识到权力和理性的重要性,感情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她不得不让自己变得“男性化”,把感性丢掉,像男人一样去争斗。


累吗?肯定很累,可是没得选。


而只要是人就会有情感需求,除非你是一台机器人。


最终这成为了武则天的缺憾,她觉得自己活得像女战士,她想女儿做一个真正的公主,雍容华贵,受尽宠爱,无忧无虑,有一个疼她,爱她的丈夫,生一堆孩子,就像寻常百姓家那样。


4/5 突厥二王子求娶太平


在太平遇到薛绍之前,朝廷还有一件大事。


突厥人没事就喜欢来大唐边境搞搞震,朝廷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负担很重。


前面的典礼,小太平穿着羽毛服的样子吸引了突厥王子老二。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突厥的二王子看上了太平,朝廷大臣提出,把公主嫁给二王子,既解决了公主的终身大事,又换取朝廷的几十年和平。


话没说完,武则天就出来护犊子了:


“我懂了,皇室以联姻换取安定,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策略……只是突厥国穷山恶水,人多刁蛮生猛,公主性格倔强,嫁过去会受委屈。”


——武则天是偏心太平,但是这话说的没毛病,盛唐的公主嫁过去蛮夷,她不仅仅嫁的是王子,她嫁的还是这国家。


国家包含的东西多了去了。


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政治、性格的多方面差异是存在的,以太平的性格,嫁过去肯定会受不少委屈,到时候山高皇帝远的,就算是贵为大唐第一公主那又如何呢?


武则天是实打实的从一个母亲的角度为太平考虑婚事。


贤给予的回应是:“有啥好委屈的,我和二王子是好友,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公主嫁给他,谈不上受委屈。”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贤口中英俊潇洒的二王子▲


武则天直接怼了过去:“太子说得轻松,嫁入你是女儿身,你愿意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很耐人寻味的,然后贤说了一堆华丽丽的的废话:江山社稷为重,若太平真的委屈了,我会是第一个冲过去的壮士……


武则天常对太平说一句话:这宫中,只有你和我两个女人。


刚开始我不理解这句话,后来理解了,这宫里只有她俩是有血缘的同性,男权社会下,在某些问题上只有女性可以理解女性的难和苦。


生孩子的苦,为人媳妇的苦,男人是体会不到的,他们永远无法共情。


做女人难,做媳妇难,嫁到异国做政治联姻的媳妇更难。


贤未必不知道武后所说的那些“风险”,但是他共情不了。


他的想法是,眼前有一个轻巧的方法可以解决朝政问题,先解决了再说,以后有问题了再善后,至于中间受了什么委屈,那是以后的事情。


如果这个公主是别人的女儿的话,我想武则天会第一个答应,可这是太平,是她唯一的爱女,这又是一场感性战胜理性。


可别忘了,这也是李贤的亲妹妹,可李贤对太平的感情远没有武后对太平的感情那么深,因为他是男人,武则天是母亲,是女人,有些东西,只有女人可以理解。


最终太平吓跑了突厥二王子,这场婚事以失败告终。


5/5 为什么说薛绍是太平注定躲不了的情劫


我以前反复思考过“一见钟情”的本质,作为一个很理性的女人,我一度认为一见钟情有点扯。


直到自己遇到了才知道,真的存在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真的单纯是的见色起意吗?并不是。


见色起意是看到每一个长得好看的人都想搞一搞,而一见钟情,是对方以最大程度满足了你对于爱情的幻想和需求。


它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它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和过往,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一见钟情。


薛绍满足了太平对于美好的幻想,所以太平心动了,这还不是促使她真正非他不可的原因,后面武则天讲的故事才是关键。


而太平真正爱上薛绍还有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宿命感。


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宿命感,就是那种巧合,让你觉得,这辈子就是这个人了。


比如,在某个平台聊的很开心,忍不住要了微信,结果发现早就加上了,是很久以前相亲认识的,只不过没聊几句。(不是我,是别人的例子)


比如,在一起一段时间,忽然发现,俩人很早以前就有过联系,幼儿园是同桌。(也是别人的例子)


又或者,是某个特殊的符号,印记,让你们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兜兜转转,千转百绕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仿佛月老牵线,仿佛上天注定。


有的人是相信这种宿命论的。


太平和武则天争论半天后放过了那些人,然后太平和武则天说起自己的奇遇,她让武则天说起自己当年是怎么遇到李治的,这不说还好,一说,完了!


武则天说的她和李治相遇的场景,和太平遇到薛绍异曲同工。


大明宫词,太平为什么会对薛绍一见钟情?


“你认错人了。”


你们看剧应该可以注意到这里的音乐变化。


咚的一声,加上太平那闪闪发光的眼睛,她爱上薛绍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太平逃出去之后,武则天和李治商量了半天,决定让太平到道观里住。


捋一捋事件线:


武则天杀了贺兰——太平做噩梦和武则天吵架——太平住到温泉,和韦氏偷跑出去——遇到了薛绍——武则天为了让太平过了那道坎,顺便修身养性,让太平住到道观——太平遇到了明清远,和武则天推荐了他——明清远让武则天让太平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出去一天——太平出去的这一天又遇到了薛绍。


明清远是什么来头?是多年前李治的哥哥李泰的娈童,太子之位争夺过程中,武则天可怜明清远,让他活了下来。


而明清远多年后变成野心家,要来挑拨李唐一家人的感情。一切都是注定,避无可避。


薛绍第二次遇到太平的时候,他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武则天赐死了薛绍的妻子慧娘,让薛绍娶太平。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已婚男没事别瞎对陌生女人笑,更不要随便自报家门。


-未完待续-

私信回复“01”获取往期分析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太平   钟情   大明   大唐   突厥   溺爱   明清   美文   规矩   平和   理性   委屈   感情   公主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