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如何教我们知人识人

古人说:“相由心生”。话虽有理,然行之尤难,毕竟以貌看人,技术难度之高非常人可及。这种观人的艺术往往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甚至终其一生,也难以得窥门径。因此,作为我等普罗大众,如何观人,实在是一件难事。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知人识人呢?

一、听孔子教我们如何认识一个人

孔夫子说:“初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为心声,但多欺诈矫饰,想知其真伪实在不易。因此,以行观人,似乎更为可靠。不经意间的一个手势,于无声处的一个眼神,往往直指心灵,于细微处见真性情,更能直观地透露一个人内在的真实想法。当然,这需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留心观察,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做到洞悉人心。

孔子还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是告诉我们如何从大的方面去了认识一个人。

二、看司马光如何识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对察人识人做了精辟的概括,或许对我们亦能有所启发。他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从居、富、达、穷、贫五个方面去看人观人,还有什么样的人能逃出我们的眼睛呢?

当然,无论是从细微处着眼,还是从广大处入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很难,除了需要我们留心揣摩,还需要时间和机遇。平时的千般观察,往往不及关键时刻一时的表现更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认识一个人的本质和内在。

三、听听老子对识人怎么看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做到识人确实算得上是大智慧,所以,古往今来,以知人善任著称的其实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曾国藩。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若无识人之明,恐怕很难位居圣人之列。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蒋介石、毛泽东等都对其赞赏有嘉的原因之一。

识人已是很难,交友更是不易。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如果你有幸得遇知己,那么恭喜你!也请你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子期一去,再不知琴向谁弹,徒留一声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知人   言为心声   听其言   孔夫子   孔子   红楼梦   知人善任   门径   人心   凤毛麟角   知者   资治通鉴   普罗   圣人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