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生活经历 多彩的艺术人生——全能艺术家出古艺术人生探访

文/刘培华

王衍中,副研究馆员,笔名出古,利津文化名家、利津文化之星,利津县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大名鼎鼎的多才艺术家,传称“艺术全能王”,社会和艺术头衔甚多,文中一一详述。对王老仰慕已久,传奇故事耳熟能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早有拜访之意,苦于素不相识,贸然造访,恐有不便,久未成行。得知薄剑锋贤弟与其交往甚密,且有师生之缘,故,辛丑初夏相约前往利津拜访老先生,一探虚实。

​丰富的生活经历 多彩的艺术人生——全能艺术家出古艺术人生探访



此次拜访没有预约,贸然驱车直奔出古家,其工作室设在原利津文化馆家属院内四面被群楼包围的简陋的平房里,到达王府时正赶上他修缮房子,院内院外、室内室外,凌乱不堪,但丝毫不影响王老师工作,我们悄悄闯进画室,见其依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伏案临摹创作。但见画室书画满墙,书案文房四宝、书籍满桌,书架书籍书画成堆,墨香四溢,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再看院内花卉、奇石满院,也是难得的修心养性之佳处。真乃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难怪嫂夫人责备他有楼房新家不住,偏偏选择在这蜗居,他笑曰:主要是贪便图静。见我们到访,儒家文人温厚平和的气息油然而生,立刻搁笔相迎,热情相拥,虽不相识,一见如故。寒暄过后,瀹茗品酒,新友相逢,相谈甚欢。交流中感受到其执着和热情,也可感受到其人生的诗情画意,更难掩王老的励志决心和执着精神。


“摄影、音乐、绘画、书法……你都懂?”“略知一二”。访问从此开始……王老师性格细腻,随和开朗,十分健谈,得知来意,敞开心扉,倾囊相告:翻箱倒柜搬出珍藏的几十年的“宝贝”,三摞证书摞在一起高达一米之多。“晒”出了他珍藏数年的收获、成果、宝贵财富(允我文中一一展示)。看着这一堆证书,翻看每一本,看到的不仅是荣誉,是奋斗史,是努力一生的写照。让我与大家一起翻读着他几十年斩获的所有荣誉证书,聆听王老师讲述他人生经历,追寻其闪光的足迹,拂拭去岁月的积尘,领略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慢慢走进笔触细细探究领悟其多彩的艺术人生……

出古儿时和学生时期,音体美劳全优,其“全能”天赋初露端倪,因家境而未选择从艺之路,而是报考了师范,从教数年,从艺一生。从教数十年后弃教从文,专业“移步”从文从艺。出古殚见洽闻,左宜右有,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大才槃槃盘盘,乃艺术多元,八雅皆精。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翰墨丹青,无所不通;摄影音乐,无所不果;词曲乐器,吹拉弹唱、作词谱曲,京胡二胡、笛子提琴,着实叫人羡慕咋舌。他靠艺术全面、精湛征服文界艺坛,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全能”无冕之王、艺术家。从文中所述“头衔”、社会兼职和证书可知,王老立身一隅,蜗居陋室,修炼成仙,艺术造诣宽厚博大,硕果盈枝,近年来艺业奋进,文学艺术成果丰富,战果辉煌,可谓有“情感”懂“生活”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众艺荟萃的艺术家,堪称奇才、全才,名家名人。

王老师一生从教和从艺,孜孜不倦,从教桃李满园,从艺硕果累累,在各艺术专业领域成就斐然。对于这些,王老自谦为“玩”,可这些都是大“玩”,他玩出了水平,玩出了艺术,玩出了成果,玩出了境界,玩出高雅,玩出本真,玩出了精彩的艺术人生。



​丰富的生活经历 多彩的艺术人生——全能艺术家出古艺术人生探访


【摄影艺术】—快门定格幸福人生瞬间

叙谈中,出古兴奋地打开电脑,让我们翻读相册“影集”和演奏视频录像,欣赏“摄影”之美妙美幻。相册是不语的图画,展现出其超凡的摄影水平和精湛的艺术作品;“影集”就是一本厚重的著作,记载着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一帧帧一幅幅摄影照片,像无言的文字,诉说着他非凡的艺术人生。

出古,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东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利津县摄影家协会顾问。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学习了专业摄影并结业;1993年拜师吕厚民先生,学习高级摄影的理论研究,并按时结业;1992年“中国第二届摄影艺术节”特约代表;1992参加了中国第二届摄影艺术理论研讨会与创作活动;1994年参加了中国当代艺术摄影理论研讨会,并参加了北京西客站建设等创作活动;1997年组建东营市摄影家协会利津分会,担任本会副主席15年,2012年后退位为顾问。

翻阅到有一命名为“获奖作品”的摄影文件夹,点击打开,我不由地惊呼:哇!全是宝啊!1992年摄影论文《现代摄影艺术十题》荣获“中国优秀摄影论文奖”;2009年“牧归夕阳”摄影作品荣获全市离退休干部“迎国庆”摄影大展优秀奖;2009年“西瓜老人和狗”荣获山东省离退休干部摄影大赛优秀奖;2009年“西瓜老人和狗”荣获东营市离退休干部摄影大赛二等奖;2010年“牧归”分别荣获首届全市老干部艺术节优秀奖、全省老干部艺术节优秀奖;2010年“晨练”获东营市摄影大赛银剑杯、“美在水城”荣获一等奖;2010东营市第一届“国土杯”摄影大赛荣获二等奖;2010东营市“油区杯”《聚焦文明油区》摄影大赛优秀奖;2011年“国土资源杯”元宵摄影大赛荣获二等奖;2011“小鸟过桥”“飞翔黄河口”全国鸟类摄影大赛荣获二等奖;2011年东营市第二届“国土杯”摄影大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编辑设计东营市第二届国土杯“黄河口之韵”摄影大赛作品集一册;2012年“晨光”摄影作品荣获东营区委、政府“喜迎十八大魅力中心城市”摄影大赛优秀奖;2012年荣获东营市老干部艺术节老年风采电视大赛中,荣获摄影一等奖;2012年“美好时光”摄影作品分别荣获山东省“离退休干部诗书画影、喜迎十八大”主题活动荣获二等奖和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诗书画影、喜迎十八大”主题活动荣获二等奖;2013年“彩棉”荣获“山东河口槐花飘香”中国摄协摄影大展荣获铜质收藏奖;2013年“晨练”荣获“山东河口槐花飘香”中国摄协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2013年“夏日”荣获“山东河口槐花飘香”中国摄协摄影大展入选奖;2014年8月“彩棉”荣获全省老年大学系统纪念《老年教育》创刊30周年摄影大赛二等奖;2014年9月“麦浪”荣获 “第5届”老干部艺术节暨国庆65周年书画摄影展优秀作品;2014年9月“相濡以沫”荣获“第5届”老干部艺术节暨国庆65周年书画摄影展二等奖;2014年11月“花季”荣获“我的中国梦美丽东营我的家”摄影展中一等奖;2014荣获第四届东营市黄河口文艺奖三等奖;2016年“反哺”《旅游世界》入选影像记忆特刊刊载;2017年5月“伟业”“美丽幸福新河口”全国摄影大展被评为入展作品;2017年荣获第二届利津县凤凰城文艺奖三等奖;2018年7月“相濡以沫”摄影作品荣获东营市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2018年8月“颗颗葵花向阳开”在“红滩湿地 海韵蓝镇”全国摄影大展中荣获入展奖。

上述成果,可足以证实,出古隐在生活的角落,活在生活的深处,用深邃宽厚的心与目,观望并收容这个世界的种种。按动快门、捕光逐影、记录、定格美妙瞬间。把生活的美好用真情的“快门”记录下来,还他们与世间以某一种永恒。

在其摄影作品里,感受到有两个画面交替切换,昨日的浓墨重彩,今朝的轻描素绘。我所“读”懂得是“艺术摄影”更是“摄影艺术”。

​丰富的生活经历 多彩的艺术人生——全能艺术家出古艺术人生探访



【音乐艺术】五线演奏快乐人生妙曼

人生,其实就是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出古,其音乐天赋,集作词谱曲演奏艺术于一身,吹拉弹唱、笛子二胡小提琴样样精通。现为国家二级作曲,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东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利津县音乐歌曲舞蹈家协会顾问、利津县民乐艺术团艺术总监。

1970年5月利津县毛泽东文艺宣传队乐手、首席二胡兼笛子独奏;1990年利津县文化馆作词谱曲兼群文辅导。1992—1995年多次全国歌曲征歌评选中,有6首歌曲分别荣获银奖、铜奖和优秀作品奖;1997年第二届东方杯诗歌大奖赛中“青春无悔献祖国”荣获银奖。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乐器,为全县民乐爱好者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在利津县委宣传部大力支持、利津县文化旅游局的直接领导下,顺应时势,2019年9月12日主导创办利津县民乐艺术团,自任艺术总监兼乐手、首席二胡、笛子独奏,小提琴伴奏。首场2019年11月1日利津县红色经典民族音乐会专场公益性演出即获成功,好评如潮,下乡义演、友情义演接连不断,其中2020年元旦及春节期间应邀分别举办利津县民乐艺术团“庆元旦”民乐演奏会明集专场、陈庄专场演出,盐窝镇、北宋镇、北宋镇向李下村春节晚会演出,积极参加利津县第二届社会文艺团体新作品调研大赛、利津县2020年社会文艺团体优秀作品展演并取得优异成绩,应邀2020年9月28日利津县民乐艺术团“迎中秋庆国庆”民乐演奏会汀罗镇专场演出圆满成功,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积极开展谱曲填词创作活动,大力弘扬利津县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功伟绩。在王衍中、明玉华、林学文等老师的积极带领下创作《利津赞歌》、《黄河从这里流过》、《情系黄河口》、《一生无悔献祖国》、《家乡美》、《万众一心战役请》、《中华儿女心相连》等七首歌曲,其中《利津赞歌》、《黄河从这里流过》、《情系黄河口》有民乐团林学文、刘艳艳、闫峰老师演唱,民乐队伴奏,已录制成音乐以便于今后传唱。积极参加全县社会公益性演出活动,努力提升文化系统的影响力。

其词曲创作具有很高成就,歌词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1992年创作小剧“福星”山东保险杂志改编连环画刊载1992年《山东保险》12期封三;1992年在全国工人歌曲征歌评选中,“我们是美的创造者”荣获优秀奖;1994年中国黄河口杯行业金曲展评大赛中,“迷人的土地”“情系黄河口”“蓝天里流下一条河”三首创作的歌曲均获铜奖;1995年中国工人歌曲新作大赛中,创作的“托起一轮金色的太阳”荣获银奖;1995年为中国书画函大创作的校歌歌词(远航)被评为优秀歌词并刊载大学报纸;1997年第二届东方杯诗歌大奖赛中,歌词“青春无悔献祖国”荣获银奖。2020年创作的歌曲“利津赞歌”刊载在中国乐坛杂志。

兴之所至,出古现场献艺亮“绝活”:演奏二胡独奏“山村变了样、江河水、喜送公粮、北京有个金太阳、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上”等,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大海航行靠舵手、牧民新歌、催马扬鞭送粮忙等”,琴亲奏,南音出草堂。尽情地畅游浅吟低唱,跟随其优美的演奏,闭目聆听细品享受,让人耳目一新,一饱耳福,顿时感悟到音乐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引导我们去发掘一种内心不可琢磨的直觉,去发现一种潜在莫名其妙的光亮,这种带有直觉和光亮的力量,成为我们生活、生存得清新俊逸的反应;音乐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在演奏或聆听时随着乐曲旋律的波动,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或潺潺流水、如美好明天;或激情昂扬、心潮澎湃;或低唱轻吟、渗出泪花;或眼望前方、迸发力量;音乐可以给人慰藉,可以给人充实,可以让人们循着五线谱的波动去感受、去回味、去想象……

放下乐器,出古铺素笺,狂书一阕美诗篇,即兴作歌词一首,托我“斧正”,我因不懂“词”文,岂敢领受,逐荐剑锋弟操笔,经歌词大家润色,成就一首上乘歌词佳作:

《老家》

老家 老家

老家是童年的梦,老家是香甜的果,

村里有亲人,家中有爹娘,

土坯房里有欢笑,

篱笆院里有鸡鸭,

结伴湾里洗个澡,

岸边园里偷个瓜,

水沟沟里去摸鱼,

树叉叉上掏鸟窝,

杏树又是花满枝,

小树伴我已长大。

啊 老家 老家

老家是童年的摇篮,

老家是幅美丽图画。


老家 老家

放飞儿时理想梦,寒窗十载志天涯,

虽然身在外,时刻想着家,

风雨兼程几十载,

满脸皱纹霜染发,

爹娘虽然已不在,

老屋旧舍心牵挂,

一壶老酒敬亲人,

举杯叙怀泪眼花,

老家是杯陈年酒,

老家是壶明前茶,

啊 老家 老家

游子归来老家是岸,

叶落归根莫忘老家。

文苑难得才九斗,兄之词作,歌词创作凝真论,妙理神思破固陈;语不惊人非上品,拈词索句觅奇新。

【书画艺术】翰墨绘就精彩人生画卷

出古,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山东东岳书画院院士、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营市黄河口书画研究会理事、东营市收藏家协会会员。

出古书法,大草见长,草书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很有自家体势,作品独具魅力。其草书结构狂怪怒张,线条电激流星,用笔圆转自如,行云流水,矫若惊龙,似游丝袅空,如狂风骤雨,像惊蛇走虺,一种老辣苍劲、大气磅礴、风骨遒劲的强烈感情在这风驰电掣的线条中流泻出来。细品所书之作,心摹手追,笔力遒劲,骨力劲健,真力饱满,笔势纵横而又坚实,气势雄魄跌宕又不失规矩,彰显质朴厚道,作品有奔放不羁的气度。

有经历,才悟道,历经数年,笔情墨趣。用经历写就的光阴之作,如季节的留白,散淡而清和,仿若微笑着盛开的花朵,就要从旧梦中醒来,以随缘的心境,走在明朗的季节。在心中写意成暖暖的风景,人生,山一程水一程,长路迢迢,孤独也好,怅然也罢,都是一种自我的成全。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抑扬顿挫,笔势有动感,宜细细揣摩。传统文化的“筋骨”,传统书法的敦厚与实诚,媲与“人格”一样的“书格”!其书放逸险绝,称铁崖体,书风亦狂怪清劲,与其画风相类。

在书法艺术领域,出古也是累累硕果。1995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求学期间在徐湛、李玉灵诸老师的指导下,书画技法有较大的进步;2006年结业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并先后3次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函授班与创作研修班,学习受益匪浅;2012中国书法家协会张世刚书法导师班培训学习一年;2013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习一期。1995年中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联合举办的首届王羲之“书圣杯”国际书画大赛中书法荣获国际铜奖;2002年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书画艺术中心举办的情系黄河艺术大展书法荣获入选奖;2002年山东美协,山东省工商局联合举办的大促民营经济发展书画邀请赛,书法荣获入选奖;2009年中国书画研究院举办的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画大展赛中荣获金奖,经审定并授予“中国书法美术百杰”荣誉称号;2009年第六届盛世中华杯书画大赛中荣获老年组金奖;2009年韩国直指书法大赛两幅书法入选奖,并刊其画册中;2010年全国个体私营{民营},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书法大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并刊其书法集中;2010年其书法作品荣获韩国直指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奖,并选入画册中。

正是他欲追求的逍遥人生,正是有别于其他文人的另一种风格,美术绘画在书写书画时给人以不疾不徐、雍容不迫的大方自然的感觉。显现出其作为一流书画家的本色。

出古擅长写意花鸟画,百鸟争鸣,百花争艳。画风笔风洒脱,自然豪放,想象丰富,妙笔生花,挥洒自如,真态多姿,质朴平淡,遒美健秀。毕竟经过自己生活环境里和人文气息的熏陶,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以长线勾勒为皴的画法,线条粗细顿挫,文理清新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随心流转,形神飞动,飘若浮云,气势碜礴,姿态横生。大概是因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缘故,耳濡目染,他的这种发自于感怀的表达,赋予了他笔下画面的活泼和灵动及灵性。让山水入心,化作纸上哲思妙笔的源泉,用激扬的图画温暖岁月。“读”起来赏心悦目,美如仙境的感觉。

出古尤以藤蔓类写意绘画见长,画界有“藤王”之美誉。观赏其现场激情挥毫泼墨,作画“硕果累累”,藤萝媚献:先画藤蔓,再添叶片,最后补出葡萄。枝叶用笔也简,墨色也淡,只是前景的辅助;果实则仅以淡墨涂一外形,而无皴笔,则以少许深墨加以提醒,使之充实,更趋完整;用劲挺的笔线勾勒而出,似白描一般,不点不染,枝桠下垂,似亭亭长松,劲挺的线条透露出疏朗清俊的气息,栩栩然一派高雅的氛围;以浓墨细笔点苔,疏疏落落约略数处;大笔蘸赭墨画叶子,用笔有干湿浓淡变化,用墨色变化、浓淡变化层次分明;赭石勾写果柄,重墨点脐,蝈蝈、蝴蝶点缀其中。至此全图虚实相生,有景有境,百花争艳,藤萝媚献。最后整理,题款、钤印,一幅硕果累累“一蹴而就”!作品有神韵、生机,不禁惊叹:简陋的画室,朴素的装束,何就“生”出盖世精品!眼前所呈现的画面里,

托尔斯泰名言:艺术是生活的镜子,也是感情的表达。所谓“美在自然,自然方美”,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源于感悟。深入生活,写生创作。无疑,出古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也是热爱生活的,其作品疏朗、洒脱、遒劲、苍辣、奇崛、生动,是备受推崇的写意画家。其画作屡屡获奖。1993年在庆祝女子世界杂志创刊十周年举办的女子世界杯书画大赛中两副国画作品被收藏;1996年中华颂书画大赛国画荣获优秀奖。

墨客书家赏雅心,泉头活水自濯金。作为一位集摄影、音乐、绘画、书法、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知名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代表了现代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种现象。纵观其系列艺术作品和成就,其视野之开阔,知识储备之广博与雄厚,行文洒脱流畅的风格,厚重而文采兼具,处处能够让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领略到其中的知识风貌和文化视野,还有流溢在笔墨间的浓郁的人文情怀。

曾经沧海难为水,不经坎坷难为人,人生都有不懈的追求,王老师也一样。先生德高望重,经年累月,经过了千锤百炼,艺术造诣,超凡脱俗,馨香艺远,卓尔不群,在一般人眼里,他的人生已经非常完美了,但他更有一颗极致的恬淡之心。浅笑成歌,生命的美好在于日常与快乐,推门是生活,关窗是烟火。闲来一盏茶,一篇美文,一曲妙音,一杯香茗,细饮慢酌;热衷于当代生活的描摹与表达,发现在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独有的“诗情”与“画意”,他耐得住寂寞与枯燥,选择了坚持,在喧嚣的红尘中,给心灵一个安静的港湾,在心灵的家园里旅行,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静享着艺术的醇香。从不吝啬“汗水”,每晚12后就寝,只因这个时间无人打扰,夜深人静,别人在休息,他在“折腾”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直到清晨鸡鸣。远离喧哗,心为物役,养怡絮语,心之奇喻,文墨益彰,豪笔佳作,影画书地,音乐为伴,专心从艺,躬身实践,倾心致力于艺术创作,是他最大的快乐。一部相机许流年,感悟生活;半卷闲书慰平生,书写心灵;水墨为笔绘江山,抒发胸臆;柳岸做伴度华年,漫谈人生。用丹心墨香泼洒生活的画卷,笔耕温馨快乐铺满人生的轨迹,以书或画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情趣,展现一生追求的平和安宁的境界。以坚韧执着的意志取得不凡成就,以实力证明了自己令人刮目相看的文坛智者和奇才。这足以说明他的勤奋与聪明天性,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真才实学,抑或说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他的艺术之道,亦是他的人生之道。

文以载道,就是一种磨炼和修行。出古爱好广泛,不仅笔精墨妙写人生,丹青溢彩谱春秋,他还是体育健将,读书时即任北镇师范篮球队队长,现岁近耄耋业余时间仍坚持抽暇与球友“争球”、“跨步投篮”,篮球前卫,篮球场上运动健将,干瘦的身躯很难与体育打篮球相联系,但他坚持一生。出古在收藏界也小有名气,藏品丰富。出古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艺术追求,已过古稀,觉得还应该为人生做点该尽之事,在有生之年筹谋举办书展、画展、影展。掩卷而思,我不仅被他的人生故事所吸引,更被“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艺术追求所折服。

出古留给我最大印象就是贤德好学,经明行修,通文达艺,朴实无华。看上去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几分刚毅和安然,给人一种泰然处之的感觉。衣着朴素,却自有他的气度与风骨。憨厚、真诚所带来的人格形象,他憨态可掬的外表,招人喜爱,在这种憨厚中裹蕴了一种真诚与浪漫。善良与厚道,不做作,从不掩饰自己,活出本真,活出自我,是王老师刻在骨子里的品格。这种品格,无形中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清风一尺,岁月如素。大自然,很多美是寂静的,也是安详的。时而辉煌,时而凋零,时而安暖,只是时间长短而已。真正能撼动内心,撼动情感的,是摄影,是音乐,是文字,是画作,是艺术,是一缕缕静静流淌的清风。欣赏即是享受,“读”出古之影、乐、书、画,享受一年四季那春之暖阳、夏之清爽、秋之收获、冬之寒霜,细心品味,感悟人生。你听,那动人的《家乡美》,分明就是一曲散着芬芳的故乡谣,华彩乐章;你看,《黄河口之韵》, 就像是在游览名山,美不胜收。不由得感叹他的艺术生命力。

出古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人生最美好的姿态。从小的坎坷不幸,成长过程中的绝顶艰辛,参加工作后的不易实践,从事教学、创作的激情,绝对不是用几个形容词所能表述清楚的,也绝对不是写一篇“访记”所能涵盖了的!他在用生命努力完美着心血之作,也在努力完美着自己的艺术人生。非我惜墨,实属我“缺墨”,勿需刀凿斧砍就可以进入规定情景;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本身就充满故事,无须现编。由王老师口述,整理编纂成文,是为访谈录。诸多感想,诉诸文字,一管之窥,难免疏失,作结吧。

欣赏“摄影”美妙之魅力,聆听“音乐”优雅之旋律,品读“书画”优美之神韵,饱尝“美术”荟萃之妩媚。可谓读佳作、赏墨韵、听美曲、品茗茶、酌美酒、得墨宝,快乐、充实的一天,悠哉!乐哉!临别,怀揣王老师现场即兴而作所馈赠书画作品,满“载”而归,未虚此行!

祝王老宝刀不老,艺术长青!


乡隐居士

辛丑仲夏写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男,1957年出生,山东利津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东营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营市首届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员,《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周刊》《齐鲁晚报》市民记者。高级工程师职称,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国企退休职工。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自幼喜欢文字与写作,早期,除新闻稿件外,偶有文学拙文见于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齐鲁晚报等报刊;曾任企业报刊编辑主编总编8年;曾合著《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一书;受聘参与编著《利津商业史话》一书。

退休后被一民企返聘。平时忙于生计、工作和俗务,少有随记涂抹文字之习,聊以自娱。不忘初心,有闲暇兴致和灵感,为诗为文,写作怡心,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纸媒和网络平台网媒。功底欠厚,灵感驱笔,以文娱心,与友共飨,只为老有所乐,谓之“文化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利津县   利津   大展   东营   黄河口   优秀奖   协会会员   民乐   山东   美文   中国   书法   书画   老家   艺术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