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今天是中元节

农历庚子年 七月十五 周三


中元节,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相传它是中国传统的鬼节

也是民间祭祖的日子

这一天,民间普遍进行

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这一天地宫将打开地狱之门

已故的亲人便可回家

再食一回人间烟火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

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

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

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中元起源


中元节,

是佛教、道教与世俗融合而成的节日。


庆贺丰收,酬谢大地


古代中国人对于农事的丰收,

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

把时令佳品供给神灵、祖先品尝,

感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

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称为“秋尝”。


先秦时就有秋尝祭祖的活动。

汉代时,

庆贺丰收、酬谢大地成为例行的节日。

北魏时,始称“中元”,

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古时,人们非常重视中元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

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

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书籍中

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典籍中记载:

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

卖时鲜瓜果的,

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

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

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

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

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

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

到城外去祭墓的,

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中元习俗


祭祖


“七月半”是祭祖的日子。

民间相信,这一天,祖先会返家探望子孙。

“中元节”祭祖时,要请出先人牌位,

恭敬上香,供茶饭,叩拜。

向祖先汇报一年的情况,

并祈求保佑子孙平安幸福。


祭祀土地


我国是农耕文明,为了有好收成,

人们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初秋,在收成时,人们祭祀土地和神灵。

感谢神灵,并祈求来年丰收。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放河灯


放河灯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

河灯也叫“荷花灯”,放河灯的目的,

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据说,这天,从地府出来的鬼魂

能借着河灯的光亮,

照亮路途,或回家探亲或持灯往生。


焚纸锭


中元节时,

民间用锡箔糊制成银锭状的冥钱。

将纸锭焚化给死者,

可供其当钱使用。


送羊节


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

这一天,民间流行

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后来,送活羊演变成了送面羊。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各地习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即使同在中国,同一个中元节,

不同的地方,其习俗也不一样。


陕西省


中元节时,

临潼县烧纸祭麻姑,

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

有些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

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

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江苏省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

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

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

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上海放河灯时,

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

称为“度孤”。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浙江省


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

称之“施食”。

浙东的盂兰盆会,

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

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

又有放路灯的习俗,

以六个壮丁为一组,

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

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

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

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

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

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

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

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

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

即使极贫穷之家,

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云南省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

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

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

水果、肉脯、酒、楮钱等

前往祖先墓地祭扫。

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

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

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

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

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

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

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

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

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

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

上贴一纸条“供××使用”,

或供溺海者的牌位,

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

然后点燃蜡烛,

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陵县则称中元节为掐嘴节,

家家吃粗茶淡饭。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中元寄语


凉雨惊秋,深山祭扫,飞萤扑火。

焚香清坐,祭放河灯,祖考魂归。

夜色如水,红烛独卧,月冷西墙。


什么是离别?

也许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生死即是离别

什么是重逢?

也许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虽然人生欢聚难得,离别常有,

但是希望当人离开这个世界,

会在另一个地方得到永生;

没有痛苦、没有病魔,没有世间生死轮回


而活在当下的我们,明白生命何其短暂,

有生之年更应好好珍惜。

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中元   中元节   冥钱   时鲜   锡箔   牌位   哀思   烧纸   收成   神灵   祭祀   故人   祖先   美文   习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