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生熄,烟云雾饶

转瞬,星火燎原

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宋元时期,清明才完全取代寒食节,而后因其上山祭祖,也可放松心情,便吸融上巳节习俗踏青、祓禊,成为春日里最重要的节日。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由称寒食节。

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在清明前一二日,礼志习俗,大相径庭,渐遗落民间。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禁烟灭火,冷食追悯。

冬灭春生,一轮圆回,以寒食寄哀思;

焚香祭祖,踏青赏春。

有心无意,插柳植树,以新生望旧人;

放鸢蹴鞠,斗鸡拔河。

静极思动,强生健体,以朝气挡沉郁;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三月,春已来了许久,最后一波的春寒,日益渐退,归家祭祖,成为这三月里至关重要的行程。年复一日,为什么每年都要进行同样的仪式?成为儿时的疑惑。

一束花,一支柳,三五祭品,一杯好酒,一壶好茶,漫长的独白,属于这份节日的仪式。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是父母口中未曾面见的曾祖父,是宠爱亲昵的奶奶,是未来得及孝顺的父亲,或是无辜早夭的宝贝。

喃喃话语里暗含太多,是未能见面的遗憾,是还未脱口的嘱咐,是生前未能解开的误会,是未尽的责任。

年复一年,是不忘,是不舍,是感恩,是忏悔,是倾述,是慰藉... ...

融情于景:寒衣冷食祭,清明生烟火

只因为那些人,从未离去,活在爱中,活在心里。

长期沉浸于此,便是消沉,寒食、清明短瞬悼念,感恩来过,亦自省吾身。

人固有一死,轻如鸿毛,重于泰山,死生淡然,忠于社会,坚守职责,笑面人生。

以后的生活,还需要烟火依旧,欢语乐事,伴随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冷食   晋国   乐事   烟火   清明   放火烧山   汉族   寒食节   利禄   寒衣   介子   哀思   诗句   美文   习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