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人文科普纪录片《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上下)两集节目,将于2021年3月26日和2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地理·中国》栏目播出,上集首播时间为26日下午17:27分,重播为27日上午11:14分,下集首播时间为27日下午17:27分,重播为27日晚上21:20分和28日上午11:14分,每集30分钟,敬请收看!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部。九华山峰峦叠嶂,高出云表。日出、云海、雾凇等奇观美不胜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自然现象——“佛光”被人们所称道。“佛光”为何会频频在九华山出现?


前不久,《地理·中国》摄制组在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跃东及池州学院人文地理专家组成了一支科考队,先后深入到石台县、贵池区、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进行了历时15天的野外科学考察,试图破解池州地区特别是九华山的自然地理密码,讲述江南名城池州的诸多传奇人文故事。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唐代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多次游历九华山,留下“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千古绝句。从此,九华山便名满天下。


在贵池区茅坦村,一场特殊的祭祀活动引起了科考队的注意。据当地人介绍,这是民间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祭茅镰,也是我国极少以农具为祭品的传统祭祀活动。明朝洪武年间,这里荒无人烟,茅草遍野,先人为躲避战乱,唯有用茅镰开辟出生存的土地。为缅怀先祖艰苦创业的历史,后人把他们用过的镰刀奉为圣物,每年在祠堂祭祖时把镰刀奉在祭坛上,供人瞻仰祭拜。神圣的“祭茅镰”仪式,代表着当地人对天地的虔诚与敬畏。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在池州,有一条“流淌着诗”的河——秋浦河。秋浦河,古名秋浦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干流全长约149千米。此刻,一叶轻舟摇曳河上,一城碧水,十里青山,这便是诗仙李白用笔墨咏叹过的皖南山水。李白曾多次到秋浦河,留下了数十篇秋浦系列作品,他醉情于秋浦河的山川风物,同时又心系朝堂,忧思怅然。在秋浦河流淌的诗情画意里,摄制组体味着诗仙留下的那份怅然和诗意。


沿着秋浦河畔,摄制组来到了另一个古朴的村落大山村。大山村位于石台县仙寓山大山深处,绿树掩映之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十几幢民居。大山村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进大山村,山野清新之气顿时沁入心脾,仿佛渐入仙境。途中,一处精美绝伦的悠长峡谷吸引了考察队的驻足。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斑斓绚丽、绵延数千米的彩色峡谷——七彩玉谷。河床上由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玉石铺成,川流不息的碧水从玉石中流过,形成道道波纹,宛若一幅“天然壁画”镶嵌在绿水青山中。走近了看,七彩玉谷中的玉石以棕红色为主调,其余以青、白、灰等多种彩色玉石组成,溪水碧绿清澈,可以看见水底的彩色石纹。


专家分析,七彩玉谷,主要由紫红色的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几亿年前,这些岩石还深埋于地下。经过强烈的地壳抬升,底层的岩石出露地表。后来,长期受到河谷中的流水冲刷和侵蚀,形成现在看到的颜色。


离开七彩玉谷,考察队行至一处雾气蒙蒙的山林。循着雾气渐浓的小路走去,考察队发现了一条幽静深邃的古徽道。自唐代起,徽道一直是南来北往、商贾云集的咽喉要道。向导说,眼前的这条古徽道名为榉根关,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好的路段,也是古时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交通要道,古称“徽饶通衢”。这条古徽道宽约两米,用清一色的青石铺砌而成,每隔约1000米处便建有一座石亭。尽管顶部的建筑早已消失不见,但从这些斑驳的残垣断壁上,依然能感受到曾经商旅往来的繁盛景象。


据了解,在石台县有一口水潭,当地人称“怪潭”。它怪在,潭水常年盈满,并且大旱不干。怪潭地处石台县横渡镇钓鱼台村,由于河道曲折蜿蜒,水流湍急,要想到达怪潭,唯有乘坐皮划艇顺流前行。皮划艇在激流中不断颠簸,经过了险滩漂流后,考察队顺利抵达河岸,来到了怪潭。只见,潭水呈青黑色,潭边怪石嶙峋,大树遮阴蔽日。据说,怪潭“四两丝线打不到底”,常年不干涸。那么,怪潭因何这么不寻常呢?


牯牛降地处石台县与祁门县的交界处,是皖南三大高山之一,主峰海拔约1728米。有经验的向导告诉考察队,牯牛降原始森林密布,山路地形艰险复杂,若想负重徒步登顶,一天之内无法下山,必须在山顶上露营一晚。


牯牛降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这里生态系统完好,气候条件优越。大约一个小时后,考察队行至牯牛降山顶的侧峰,眼前视野逐渐开阔起来。目之所及,是连绵成片的茫茫云海,仿佛置身仙境。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在一周的科考中,考察队沿着秋浦河畔,一路感受诗仙李白留下的感性诗意和山水奇景。大自然的伟力和奇巧,不仅塑造了牯牛降这一雄伟绮丽的皖南奇峰,也因其时隐时现的神秘“佛光”,成为了人们对自然崇拜的精神载体。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在池州,一处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雄伟景观,吸引了考察队的注意,它就是大王洞。“洞户千年叫不开,白云无主自徘徊”。这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滕宗谅与梅尧臣同游大王洞时,赋诗唱和留下的千古名句。大王洞,古称“穿山洞”,坐落在池州市贵池区牌楼镇境内的峡谷中。大王洞因其雄伟壮观的美景,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名山胜景•池州九华山》即将播出


经过一路考察,专家分析,在皖南这样一个局部地区,如此丰富的地形地貌令人惊叹。溶洞群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易被侵蚀和塌陷,而牯牛降和九华山属花岗岩峰林地貌,花岗岩岩体坚硬致密,在断裂构造运动下,容易形成陡崖绝壁,也成为了观测“佛光”的有利地形。


九华山,风光灵秀、山水旖旎,仿佛是上天赐予人间的一方净土。这处名胜也因为伟大诗人李白的到来,名扬四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池州   石台县   皖南   池州市   名山   考察队   牯牛   摄制组   胜景   佛光   江淮   祭祀   山村   李白   玉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